世界上最昂貴的鈔票
2020-05-21 22:15:14 來源:
單以面值而論,世界貨幣史上鈔票面額最大的是德國1924年發行的面額為100萬億的馬克鈔票。即便是現在,也有一些南美國家、日本和韓國等仍發行大面值貨幣,動輒成千上萬,甚至十萬百萬。當然,面值高并不等于值錢。據記者所知,世上最昂貴的鈔票,恐怕要算瑞士發行的面值為1000的瑞士法郎,約合822美元。此外,歐元最高的面值是500,約合642美元。
至于面值大小的確定,因素是很復雜的,既要考慮到各國經濟的發展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購買力情況,還要顧及人民使用貨幣的習慣,商品流通的客觀需要及幣值的穩定情況等。即便是經濟發達國家,情況也不相同。如日本紙幣面值最高的為1萬日元,而英國面值最高的僅為50英鎊。
在歐美,大額鈔票弊處多
拿著值錢的紙幣雖然感覺不錯,但真要花起來,可就太不方便了。西方國家銀行信用系統發達,反洗錢機制也很健全,買車買房等大宗交易,根本不收現金。記者剛來時提了兩萬歐元去買新車,即被車行拒之門外,告之必須要用支票或銀行卡支付。此外,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電話、水電賬單,也大都通過銀行轉賬,很少用現金交易。
當然,非要用現金,也是可以的。以記者所用的歐元為例,人們最常用的大額紙幣是50歐元。如果拿著100歐元、200歐元的紙幣到交款臺,收銀小姐恐怕都要驚疑地看你半天,再手忙腳亂地找零錢。雖說500歐元是法定貨幣,各商家無權拒收,但在荷蘭和比利時,許多小商店和加油站都明白地貼著告示:“本店拒收500歐元”。問店家緣由,都明白告訴記者:一是怕不慎收了偽鈔;二是要留著零錢找給其他顧客。
既然大額鈔票如此不受歡迎,歐洲中央銀行為何還要發行高面值的紙幣呢?歐洲央行的解釋是:歐元區有12個國家之多,某些國家的民眾有發行和使用大面額鈔票的傳統。而且,跨國刷卡需要付服務費,現金卻不用,因此必要的大額鈔票可以方便跨國旅行者攜帶。
不過,也有反對者認為,大面值的紙幣雖然便于攜帶,但也為洗黑錢、逃稅等犯罪活動打開了方便之門。設想一下,100萬美元如果都是一張張100美元的紙幣,需要一個非常大的行李箱才能全部裝下,但是如果換成500歐元的鈔票,只要一個稍大一點的手提包就能容納了。英國《金融時報》就曾在今年4月份報道說,在外流通的500歐元面額紙幣數量繼前年增長28%后,去年又增長了22%,恐怕與犯罪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