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一種雅趣.是一種包容.是一個過程
2019-08-15 18:57:21 來源:
收藏是一種雅趣。
舊時的玩家無端地空耗生命,無所事事,百無聊賴,每每起早喝杯頭壺茶,或吃碰頭湯面。入座下來,便從偌大的長衫袖中抖出一個小東西,喂它一點吃的,…不知什么時候又從上衣襟里掏出一個紫檀木盒,那小蟲似乎還沒醒,便由主人們比試開了
舊時的玩家為玩而玩,玩物喪志,玩卻人生。而南潯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主劉承干為藏而藏,只藏不用,最后也只是聚聚散散,空留書樓一座。時下的收藏,其雅相對于俗而言。人生總有閑時,低俗的消磨實在是可憎的。人活著無趣無味,閑下來,不知所措,整天望著天花板,想著那顆牙松動了,一二三四數著嘴里還剩下幾顆,實在是宛若行尸。倘有一二雅趣,或游山玩水,或丹青筆墨,或養花弄草,或收藏賞玩,皆怡心養情,年長者益壽,年輕者益情,年少者益智。
因收藏而深諳歷史,因探求淵源而積淀知識;為渴求而終尋覓到的感到興奮不已;為失眼招致擦肩而過的感到遺憾不盡;為一件東西去翻一部歷史,為一段歷史去尋覓一件東西,交錯而無盡的往復,趣味越來越濃,雅興越來越高,成為生命的一部分。無雅趣的收藏自然顯得蒼白,無雅趣的生活,人生要乏味許多。這僅是我的一點感悟。
收藏是一種包容。
將生命以外的歷史濃縮在一個空間,在現實的淺水區和歷史的深水區泅游徜徉,把人生的閑時、閑錢、閑情糅合在一個點上,大俗而求大雅。精神的境界通過物質的直觀得以承載,物質的價值因豐厚的文化內涵而體現。物質和精神真正從文明的切入口合二為一。人不能為生活盈實而喪失精神家園。
現代人也許不能包容現實,卻不能不承認歷史。很多在現實中解不開的困惑,便走進歷史中尋求答案,手拿各種敲門磚,在歷史的門檻上這里敲敲,那兒叩叩,作著現代人的詮釋。歷史被涂抹著,哪怕一碗一碟,一瓶一缸,真與假困惑著人們,贗品否定著真品,道德墮落者不斷在制假,藏者的樂趣和智慧便在這真與假的辨識中得到滿足和揮發。自信是在智慧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收藏需要自信,但更需要智慧和眼力。
收藏是對歷史的一種詮釋,把散落的、割斷的、零碎的收集整理為集中的、連續的、完整的,同時也是對人生性格、智慧的一種修補。沖動的叫你冷靜,偏頗的讓你全面,狹窄的讓你寬容。
收藏是一個過程。
前有古人,后有來者。作為見證,作為過程,不求永遠占有,只求曾經擁有。“天空未留痕跡,鳥兒卻已飛過”。收藏者永遠收藏著這條訓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