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國銅錢你知道多少
2020-04-02 16:03:41 來源:
在古錢幣中,民國銅錢是年紀最小的“孔方兄”,也是我國最后鑄造的一種方孔錢。鑄造的年代距今雖然只有不足90年,但目前在古錢幣市場上卻難得一見。我在近十幾年來,一直都注意收集民國銅錢,不論是在本地還是外出,只要見到,就是價格高一些,都要購回。不過,經過努力,收效仍微,至今只收集到十一枚。
民國銅錢為何在錢幣市場上難得一見呢?主要原因有“四少”:一是開鑄的省份少。在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全國同時開鑄《光緒通寶》的有31個局;而在民國初年(1912―1914年),開鑄《民國通寶》的只有云南東川、天津和福建三局,其它局都未開鑄。二是鑄造的品種少。在清朝咸豐年間(1851―1861年),鑄造《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咸豐元寶》銅錢上千個品種;而民國銅錢僅有6個品種,其中:云南東川鑄《民國通寶》當十銅錢和《民國通寶》小平錢兩種;天津機制《民國通寶》一文錢一種;福建省鑄《福建通寶》二文銅錢、《福建省造》二文銅錢和《閩省通用》二文銅錢三種。三是鑄造的數量少。在民國期間,由于民國銅元和銀元的大量鑄造以及紙幣的大量印行,使銅錢在流通中幾乎失去了作用,因此,云南東川、天津和福建三局鑄造銅錢的時間都很短,數量非常有限。四是傳世少。在人們長期對銅錢不重視的情況下,已投入流通的民國銅錢散失嚴重,一些集幣愛好者又未能注意收集、收藏,致使民國銅錢越來越緊俏,市場價格也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