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貳角銀幣
2020-06-11 15:54:04 來源:
鄂豫皖位于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地區。1927年11月,由共產黨人吳光浩等人領導的黃安、麻城農民起義,建立革命武裝,開展游擊戰爭。翌年,開辟了鄂東北根據地。同年11月,六安、霍山起義爆發開辟了皖西根據地。1930年4月,鄂豫皖三處連成一片,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隨即成立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同年10月,成立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行。銀行地址設在湖北黃安縣(今紅安)七里坪,河南赤城(今商城)縣,后遷址河南新集(今新縣)。發行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幣券。公元1932年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行改稱鄂豫皖省蘇維埃銀行,原發行的鄂豫皖特區蘇維埃銀幣券即停止發行,開始鑄造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銀幣。據史料記載: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造幣以皖西北造幣為主。該廠建于1932年5月金家寨陽山小學內,1932年上半年,又隨紅軍遷往水口廟。該廠在無戰爭干擾的情況下,每天開爐可以鼓鑄銀元60枚左右,銅幣50余封,每封50枚一卷,同時還鼓鑄少量5兩的銀錠。其次委托民間銀匠、銅匠手工鑄造。據《紅安縣金融志》第30頁載:紅安縣紫云區的黃銀匠曾鑄造銀元36枚,商城縣蘇維埃銀行委托銀匠唐元昌鑄造銀元,委托一位姓芮的銅匠鑄造銅元,銅元有“五十文”、“一百文”二種,銀元鑄工粗糙,在商城市面流通均按普通銀元打折使用。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貳角銀幣系本人多種收藏中的一員。此幣直徑2.4厘米、厚度0.15厘米、重量5.4克。鑄于1932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主要流通于中央革命根據地,還有1933年款,共有兩種紀年。翌年(1934年),紅軍主力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后,此幣停鑄。按文字、圖案、齒邊、光邊等不同,可區分多種版別。另據:1933年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的第五號通令文告中就指出: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貳角銀幣,當時就發現有大量的假幣,主要特征是銅鍍銀等。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貳角銀幣系本人多種收藏中的一員。此幣直徑2.4厘米、厚度0.15厘米、重量5.4克。鑄于1932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主要流通于中央革命根據地,還有1933年款,共有兩種紀年。翌年(1934年),紅軍主力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后,此幣停鑄。按文字、圖案、齒邊、光邊等不同,可區分多種版別。另據:1933年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的第五號通令文告中就指出: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貳角銀幣,當時就發現有大量的假幣,主要特征是銅鍍銀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