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鑄銀幣”
2020-07-13 15:10:28 來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發展已一日千里。銀幣的制假也不例外,它緊跟著時代的步伐,也"一日千里"。過去那種用鑄鐵鑄成往地下一扔就會破開的假銀元,現今已在廣大錢幣玩者的眼前行不通了。不過,盡管如此,仍然還有它的歷史地位。可以這么說,一般的錢幣收藏者都能識別此種假幣;然初人道者也許有所不識,因此,還須說一下這種假銀元的特征,以便對下一步識假有所分別。
此種偽品,又叫做假得不能再假之幣,其內底用原真品或圖錄做模型,用灌模之法,以鑄鐵鑄之,再鍍上一層薄薄的銀就算了事。這樣制成的銀元,其質量可想而知。因為是鑄鐵鑄成,所以必然有鐵鑄之通病。即表面有沙眼、砂粒,盡管用真銀鍍之,然而還是完全掩蓋不住,所以這種偽品看上去好像被涂上了一層膠水,緊巴巴地罩在其上,令人極不舒服,這是其一;其二,撞擊聽其聲音,短促而無傳育,不像真品那樣傳音優美悠長;其三,將其平放手中落于地上(尤其是石地、水泥地),會一跌兩開的,是這種偽品的最大特點。這樣的東西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中期曾大量出現,大量涌人鄉村,騙取了不少村民的錢財。筆者就曾看到過一村民用準備蓋房子用的30000元,購買了騙子的600個假銀元,其中有82個為"袁大頭"和"孫中山開國紀念"。有18個珍稀的、"光緒元寶",使一家辛辛苦苦節衣縮食的積蓄全部付之東流。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久而久之人們已普遍認識了這種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