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國畫的歷史淵源(之三):樊圻創作的牡丹圖
2020-08-19 12:53:37 來源:
【牡丹國畫的歷史淵源(之三):樊圻創作的牡丹圖】樊圻為明末清初大畫家、”金陵八家”之一的樊圻所畫,現藏于安徽省博物館。此畫寫高低兩叢牡丹,中間立一奇石。畫面布置靈動飛揚,呈曲線變化。牡丹以淡墨雙鉤,施以淡彩渲染,有“沒骨”之韻。
樊圻牡丹國畫葉片描畫活潑,設筆工整。以淡墨暈染,結合皴筆,體現出奇石秀逸、堅實之感。工中帶寫,典雅高貴。
樊圻,字會公,更字洽公。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明萬歷四十四年生(公元1616年),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七十九歲尚在。山水、人物、花卉均工。為金陵八大家之一。山水師趙令入穰,劉松年、趙孟頫等而能自成風貌。穆然恬靜,神韻俱佳;仕女畫有幽閑靜逸之致??滴醵四耆伦鳌短覉@圖軸》,款落時年七十有四,作《春山策杖圖軸》,時年七十九歲。按故宮博物院藏其《花蝶圖卷》,作于辛卯康熙五十年,樊圻應九十六歲尚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