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創新力是技術驅動類創企走下去的關鍵
2022-10-15 07:35:42 來源:
網易科技訊,6月15日消息,近日,DINO2016全球科技投融大賽在北京正式啟動。在啟動儀式上快創學院創始人尹立志、星火基金副總裁楊景芝、星河互聯合伙人陶振武、起源資本合伙人王曉瑩、東方華蓋創投基金董事長許莉、天狼星資本合伙人劉旸就資本力量對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進行了討論。
以下為圓桌論壇討論實錄(略有刪減):
對投資人來講是投資是投趨勢投未來,未來看好哪些技術方向?
楊景芝:生命科學我們認為會是一個不錯的技術方向,因為它的使用群體夠大,追求的進步以及幸福的指數上來講,生命科學是一個領域和方向,這是我們重點要布局的部分。還有一個大家都講到的識別,各種各樣的識別,交互最深層次的,有了識別才可能交互,在識別的技術這一塊我們會重點看好。
陶振武:最近一直在想比較關注兩個方向,安全領域,安全一定是永恒的話題,包括現在類似于新興的技術解決,包括云服務怎么做到盡可能的安全,這些方面都是一個領域,長期會關注。
第二個是計算中心的興起,我們看一個產業鏈的發展,第一個計算中心就是PC時代,它的產業鏈在上游有英特爾,中間有聯想、戴爾,再下面是操作系統還有應用軟件。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英特爾一直活著,中間的微笑曲線最底端,聯想最近曝出巨虧,戴爾也不行,一些PC廠家都不行了,品牌換了無數個,包括未來很多臺灣的品牌。應用這一層雖然也很活躍,但是品牌廠家各方面換了無數個,各領風騷三五年。真正的產業鏈上游英特爾公司活得很風光,它就是這個產業鏈的錨點。第二個計算中心手機,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又發生了一些變化,小米跌出全球出貨量前五,現在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這幾家,以前諾基亞、摩托羅拉基本找不著了。這個產業鏈上最上有的一家公司高通依然活得很好,而且長期估計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活下去。第三個計算中心是什么?有可能就是未來的AR和VR,要在這個領域有所發展的話,中國有沒有可能出現一家公司做AR/VR類似里面的機器之心,如果有這樣一家公司會堅定不移投資它,陪它一起成長,這是至少未來20年內的趨勢。
王曉瑩:起源資本關注四個新技術領域的方向,我們平時投案子也是按照這四個方向投的,VR的技術應用和內容產業,結合大數據、云計算和AI技術的SAAS和PASS服務,第三塊,能夠滿足剛需,在某一個垂直細分領域能夠深耕的智能硬件類型公司,第四塊,大數據、AR/VR技術相結合的底層技術和系統的公司,這四個方向是我們一直重點在看的。
劉旸:我們看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復雜環境的應用,我們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機器人不是一個被動接受命令的機器,現在我們看一些智能機器人都是人下指令,用語音下指令,是一個被動接受指令執行,而且在限定的環境內去執行,中間缺少技術環節。未來機器人走進家庭里面去,我們家里不可能擺很多機器人,這個機器人用來洗衣服,那個機器人用來做飯,這個機器人陪我玩,不現實,希望擺一個什么事情都能做,需要它能夠識別不同的環境。
技術類創業者和普通做商業模式的創業者有很大的區別,你們覺得這些技術驅動型的企業如果要實現高速增長,有哪些坎是特別難過的?
楊景芝:這個問題其實蠻難回答的,我們在投技術驅動型的時候基于幾個邏輯。第一,這個技術一定非常得前沿,可能領先三到五年,勢必離商業化遠一些。第二,創始人的背景,在技術驅動型的我們反而偏重創始人就是這個技術最核心的人,我們看中技術創新驅動能力最核心的專利技術。這兩點一個是前沿,離商業化應用有一定的距離。第二,創始人側重于技術,這兩點注定對于技術驅動型的企業在商業化應用的時候有一定的周期,大家用一個詞要熬一段時間要養一段時間,創始人的商業思維要從技術逐步轉變,作為投資人我們也會對接更多的資源,讓他的商業應用上能夠更加便捷一點,作為投資人對于技術驅動型的對于創始人商業思維的培養包括渠道的鋪設包括商業應用群體對他們的研究會做更多的支撐。對于技術驅動型商業應用性比較遠,另外技術創始人的商業思維盡早實現,我覺得這兩點對技術驅動型都是難以邁過的門檻。
陶振武:技術創業的企業持續的創新能力,包括如何保持持續創新過去的資源,這個是很多技術創業企業走不下去的重要原因。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或者種子投資的時候我們看到這個技術有一定的先進性,或者這個人在這個領域是專家級的人才,但是一旦進入商場之后消耗很多的精力做商業上的事情,沒有太多精力去做研發、技術開發,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足夠的團隊幫他的設想實現,不斷引領行業進步。很多企業一旦核心的CEO從技術轉出來,下面的人未必能夠帶起來,僅僅通過申請一項專利或者兩項專利的方式把它保護起來,靠專利賣錢吃飯,這個是行不通的,內在的驅動力仍然是要不斷創新往前走,而往往好多企業天使到A輪能做到,一旦到A輪再往后走這一點會喪失掉。
第二點,如何能找到你的第一個典型客戶,技術驅動型的企業面對冷啟動的問題,盡可能尋找在本領域有一些產業資源或者投資布局上有生態的機構或者投資人,不要僅僅把目光盯在誰給你很高的估值上面,這樣的話現在錢在市場上不是問題,關鍵是誰能幫你找到第一個典型客戶,真正把這個技術在工程上實際應用上實現,這個是第二個比較重要的。
尹立志:您提的這兩點很有意思,一個技術驅動型企業如何源源不斷讓自己有技術更新迭代動力,而不是單靠一個專利保護自己。第二,怎么快速找到自己的標桿用戶,用這類用戶打開其它市場的敲門磚,這兩點是很關鍵的。
王曉瑩:創業路上的坎很多,坑也很多,剛才陶總說的第一點其實挺好的,也是我們一直在關注的點,我們還關注另外幾點。我們比較偏重去看,我們在投的時候這項技術是不是足夠成熟足夠商業化,它的成本是不是可以被廣泛的用戶所接受。第二點,技術類核心的公司除了把它的產品和技術做得很好之外,是不是能把后續的客戶服務也能夠做得很好,這樣的話才能把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把它的價值最大化。第三點,這個創業團隊是不是在一開始就能夠找到非常合適的營銷和推廣合伙人你的產品很好、技術很好,客戶服務也很好,如果你有非常好的營銷方面的合伙人和團隊,那你就可以把你的公司產品推廣到更廣的用戶手里面去。
劉旸:大家都在強調商業化,我們也很看中商業化和創業的關系,你一個技術驅動的企業如何在技術發展與商業化發展之間保持平衡?前幾天《財經》雜志有一個文章“人工智能競賽?”人工智能創業也可以延展到科技也是一個耐力競賽,要有科技眼光,要有產業布局,短視的人隨時可能被淘汰。大家知道諾基亞的例子,2003年、2004年塞班非常先進,之后幾年塞班沒有什么進步,幾乎一瞬間被安卓和IOS取代,過分進到商業化之后忽視了立足在這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你的科技、系統很先進,但是你不先進放棄了就完了。我們也比較關注,當然做好商業化布局,沒有商業化的話不是一個好的產品,同時不能放棄發展你技術本身的優勢,降低技術的壁壘。
國內有幾家做人臉識別的公司估值非常高非常受歡迎,在安防領域得到商業應用,互聯網金融領域得到商業應用,你這個領域并不是自己的領域,安防有很多巨頭?;ヂ摼W金融有可能有一天不火了,這個東西要看人臉色,我跟朋友討論的,如果這幾家企業能夠快速將他們的技術芯片化或者別人拆分的硬件,對于未來發展是一個很有幫助的方向,你不能只做商業而忽視技術上應該去鞏固積累自己的技術優勢。這是一個需要重視的事情。
各位能說一下在投資方面獨特的投資經驗或者特別看中某一點判斷點嗎?
楊景芝:我們投資看中兩點,第一個行業的規模和行業的趨勢,大的方面做的研究還是比較細致的。第二,團隊。對于創始團隊的了解在整個項目判斷過程當中占的時間會比較長一點。我們星火金融投的比較早期,只要人對了,行業空間規模夠大,總會有很多的機會,只要你的產品需求的空間足夠大,總會有商業機會。兩點,一個行業的規模夠大,天花板足夠高,第二個就是創始人真的足夠優秀,我們在判斷創始人的時候會有一套我們認為比較量化的科學化的表格,來測試創始人的整體能力。當然商業模式包括產品、需求、剛需是輔助因素,都是為這兩點做加分的事情。
王曉瑩:說到早期投資,早期投資人的邏輯都大同小異,除了看大方向和行業之外,行業剛才已經提到了,另外其實主要的是看創始團隊了,尤其在投一些早期特別是偏種子期團隊的時候,我們從團隊的角度去判斷的因素會更大一些。當然這里面有一些判斷的緯度會根據做的事以及這個團隊行業各自的特色,每個團隊可能會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但總體來說可能還是團隊的整體素質要好,關鍵人員的素質要比較合適一些。
劉旸:我們是一家專門投資消費類的高科技產品人工智能,我們看的領域非常窄,而且我們機構也沒有對自己定義一年投資多少,我們專注這個行業,尋找這個行業的生態圈和產業鏈哪一環是缺失的,我們利用資本彌補缺失的環節,構建產業鏈產業生態的時候未來會有價值的企業,比如機器人控制方面的技術可能是未來所有可動的機器人都繞不開的一個東西,這個產業里面有這么一環填補上了,未來想象空間非常大。這個是基于我們的思路,對于我們來說一個是做技術知識層面的儲備,另外長期投資的眼光。我們做天狼星資本的時候,一方面整合了科技領域的資源,我們的LP來自于高科技領域的個人或者企業,希望投后能夠對所投的企業起到加速的作用。另外,科技行業這么大,覆蓋的范圍這么多,合作的空間遠遠大于競爭,高速跑起來。
-
金山辦公亮相2022PDFDays攜手國際組織共建PDF技術生態
(原標題:金山辦公亮相2022 PDF Days 攜手國際組織共建PDF技術生態) 2022年9月12至13日,PDF Days Europe在德國柏林舉行。作
2022-10-15 05:37
-
辭舊迎新!《海濱消消樂》春節活動大盤點
?。ㄔ瓨祟}:辭舊迎新!《海濱消消樂》春節活動大盤點) 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一定很喜歡玩消除游戲吧,那你一定見過下面這幾只小動
2022-10-14 11:43
-
智能升級讓汽車成為出行“伴侶”
?。ㄔ瓨祟}:智能升級讓汽車成為出行伴侶) 2020年2月,發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文件,為智能汽車產
2022-10-14 06:05
-
施耐德電氣出席未來能源大會《回到2050》報告繪制凈零碳藍圖
(原標題:施耐德電氣出席未來能源大會 《回到2050》報告繪制凈零碳藍圖) 今天,在主題為碳中和與全球產業融合的第四屆未來能源大
2022-10-14 05:25
-
618年中盛典海信閱讀手機A9全“禮”以赴
?。ㄔ瓨祟}:618年中盛典 海信閱讀手機A9全禮以赴)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火熱進行中!海信手機京東自營旗艦店,多個爆款產品大幅直
2022-10-14 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