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通寶背川戶厚版錢幣詳情了解
2019-08-14 18:22:58 來源:

大順通寶是明末張獻忠所建大西國銅錢。鑄于大順元年(1644),圓形方孔,錢文楷書,背無文,或有工、戶字。一般小平錢直徑2.65厘米,重5克,四川省博物館有該藏品。
1644年11月,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軍攻克成都,稱西王,建立了大西政權,以成都為西京,年號“大順”,鑄造有大順通寶。大順錢制作非常精美,銅色金黃,多闊緣大樣,所見有光背、背工、背戶、背川戶四個品種。
重點在這里:查有關詞條皆云,錢譜收錄有背川戶者,至今未見開門實物。
品泉閣主今天向大家展示這枚如皋陳建平家藏的大順通寶背川戶厚版錢幣,直徑28mm,重12克。正面,紅斑入骨,邊緣黑銹重重,綠銹點綴其間,楷書錢文大順通寶四字直讀;背面,綠銹厚重,紅斑黑銹點綴其間,幽古之風撲面而來??村X文,背面上川下戶,串口可見明顯使用痕跡。
這枚大順通寶,一眼開門之相。它無疑向中國清朝歷史貢獻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實物樣本,填補了清代古錢幣史的實物空白。敬請泉友鑒賞。
史料記載
清代嘉慶年間文獻《蜀碧》有云:“賊(指張獻忠)設鑄局,取藩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內外寺院銅像,熔液為錢。其文曰‘大順通寶’。令民間家懸順民號帖,以大順新錢,釘之帽頂。諸神像首百煉不化,賊盡棄之。后本朝成都知府冀應熊拾而埋之北關外,題其碣曰‘佛冢’。賊錢肉色光潤精致,不類常銅。至今得者,作婦女簪花,不減赤金。”。
大西大順二年(1646年),張獻忠在率大西軍主力于西充鳳凰山與清軍作戰中死亡,大西國在成都的政權覆滅,川鑄大順通寶乃罷。明末張獻忠據守川地不長,鑄行大順通寶亦不過一年有余。且處于滿清、明軍夾擊態勢之中。所以,大順通寶錢幣流通不暢,這也是今所見多為四川成都附近出土的原因。加之,后來滿清更視之為“偽錢”、“反錢”,命令禁止舊錢流通,大順通寶更是在熔銷之列。所以大順錢總的存世量是不多的。
明末清初蜀人沈荀蔚《蜀難敘略》還有載:“賊下令凡市鎮民家給大順錢綴于首可不免死”等等。當然,大凡關于大順通寶的記載都傾向于兩個問題,一是張獻忠為人是心狠手辣,殺人如麻,實行的是高壓統治政策,百姓日常行走都要在頭頂上佩戴大順錢,方可免死;二是這大順錢鑄造的可不簡單,是明蜀王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內外寺院(如記載有成都著名道觀青羊宮)銅像熔液為錢,鑄造的相當精美,有多精美,后世得者熔鑄為婦女發釵,不遜色于黃金。當然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至今關于張獻忠是否屠四川還有很多個說法。
張獻忠大西政權覆滅后,其義子孫可望入云南后,也鑄造有大順通寶,所見皆為背工版,面文為典型滇派風格。史料記載,大西大順三年(1646年),張獻忠在率大西軍主力于西充鳳凰山抗清作戰中犧牲。其義子孫可望繼任大西軍政權最高領袖,率大西軍轉兵貴州,進軍云南。1647年,大西軍政權以昆明為首府,不再公開使用原有國號。
-
大順通寶背川戶厚版錢幣詳情了解
收藏者:如皋陳建平 大順通寶是明末張獻忠所建大西國銅錢。鑄于大順元年(1644),圓形方孔,錢文楷書,背無文,或有工、戶字。一般小平錢
2019-08-14 18:22
-
貳角紙幣價值為何僅翻150倍
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三版貳角紙幣發行于1962年4月15日,停用時間為2000年7月1日,目前市場參考價為30元,在整個第三套人民幣中收藏價格偏低
2019-08-12 17:30
-
退市1年的四版幣現在什么行情
8050和9050 8050作為四版幣幣王,一直飽受市場歡迎。退市之初,8050一度飆升到3500左右,目前市場行情稍有沉淀,散張價在1800-2000左右
2019-08-08 16:53
-
交了智商稅 1.9萬元人民幣 換來20萬假港幣
晨報訊(通訊員 秦公軒 趙祥 記者 錢鳴)市民梁曉梅(化名)新交了一個香港男友,對方稱自己沒有內地貨幣不方便,于是拿著港幣找她換錢
2019-08-02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