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的百年歷史
2019-08-27 16:46:08 來源:
前面的幾篇文章我寫過了。越寫越感到沉重。你想,游牧民族打進來,占領中原,他們沒有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實力可以嗎?沒有準備可以嗎?沒有戰略可以嗎?沒有偵查、或者調查研究可以嗎。你以為游牧民族真是蠻夷,沒有文化,吃干飯的,都是魯智森。我很認真的強調,游牧民族打進中原之前,基本就完成了漢化。你信不信。
中國歷史,遼史是比較詳盡的,有史書,有文物,離我們相對比較近,但是,遼國的正史,資料多一些。遼前期資料比較少,但是也有清晰地脈絡。我從遼國古錢幣開始探源越看資料,越感覺到契丹民族的偉大。也就是說,遼國是文明成長的,遼在較短的時間內從部落氏族社會過渡形成奴隸制度社會,并在向封建社會躍進的同時統治了中國北部,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間的聯系,促進了融合。為開發蒙古地區和中國東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留下了契丹民族輝煌的歷史。
1、契丹興起,經歷了三百多年。是一個三百年的《昨天》。
契丹族源于東胡后裔鮮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為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為民族稱號,來象征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歷史文獻最早記載契丹族開始于389年,柔然部戰敗于鮮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興安嶺一帶,成為蒙古人的祖先室韋。(注意,元朝的蒙古族此時已經開始發育了)而南柔然避居今內蒙古的西喇木倫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區,以聚族分部的組織形式過著游牧和漁獵的氏族社會生活。此時八個部落的名稱分別為悉萬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連。在戰事動蕩的歲月中,各部走向聯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經過了大賀氏(150年 )和遙輦氏(150年)兩個部落聯盟時代。注意:自北魏開始,契丹族就開始在遼寧阜新活動,至唐末強大,五代時(916)建立契丹國,后改稱遼,統治中國北部,這三百年,一直是北魏和中原王朝的近鄰,保持著緊密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
2、掩蓋了大宋光芒的大遼國建立。又是延續將近 300年。
遼國建立幾先與北宋同時期。雙方經常交戰。但是,遼國最早實行“一國兩制”,朝廷里分設管理契丹民族事務的部門和管理漢族事務的部門。保持了政治的穩定。“澶淵之盟”后,遼宋雙方長期維持100年的平穩關系。其疆域東臨北海、東海、黃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龍堆沙漠),北至克魯倫河、鄂爾昆河、色楞格河流域,東北迄外興安嶺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溝河及今甘肅北界。當你看到大遼國的地圖的時候,北宋是被包裹在南方一隅的。由于契丹的名聲遠楊,國外有些民族不知有宋朝,至今仍然把中國稱作“契丹”。遼中葉后,統治集團日益腐朽,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各民族起義風起云涌。當女真族展開強大攻勢之后,遼帝國迅速走向滅亡,1125年為金所滅。
3、但是,遼國皇族后裔又建立了西遼、東遼。這些政權又繼續了三百年。
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接近大部分人口,具有和大宋甚至超過大宋的政治經濟地位的大遼國,和大宋朝和諧相處了100多年的大遼國,我們的歷史記錄是不是輕視了。各位可以看看大遼國地圖。
不客氣的說。中國大漢族主義的歷史觀,把大遼國一直看成是異族統治。忘記了,大契丹大部分人群早就融入了中華民族。
-
這枚熊貓幣升值潛力驚人 不入手都說不過去
一顆明珠—— 2018年熊貓紀念幣設計師簽名證書首發認證幣 2018年熊貓紀念幣設計師簽名證書首發認證特別版 蘊含四大看點,潛力
2019-08-27 16:18
-
福州金山寺登上民國鈔票背后的故事
福州金山寺福建省銀行民國25年(1936年)版5角劵(正)福建省銀行民國25年(1936年)版5角劵(背) 來源:收藏快報 福建福州葉偉奇
2019-08-22 16:26
-
白銀價格不斷地小幅下跌,可關注性價比較高的銀幣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不斷地小幅下跌,近期每盎司則跌破15美元大關,白銀如此連綿陰跌,收藏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幣市中目前尚在底部
2019-08-16 17:32
-
我國現代的大金幣你知道哪些
目前,我國發行的金質紀念幣中,最大的是10公斤,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的大金幣吧。我國第一枚10公斤金幣發行于2000年,是千年紀念金銀及
2019-08-16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