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美景帶你來看
2019-08-20 17:16:40 來源:
民國二十八年(1939),當時的江蘇財政廳曾經發行了三種帶姑蘇美景的紙幣。其中一種為拾枚銅元券,尺寸為縱48、橫84毫米,由江蘇地方石印廠印制,正面圖案為蘇州定慧寺雙塔(圖1)。雙塔又稱羅漢院雙塔,位于蘇州市鳳凰街定慧寺巷的雙塔院內,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二塔“外貌”幾乎完全一樣,一座叫舍利塔,另一座叫功德塔,因此又叫“兄弟塔”,蘇州人也稱 “姑嫂塔”。兩佛塔均分為7層,其中東塔高33.3米,西塔略高為33.7米,兩塔之間相距僅20來米。像這樣緊緊靠在一起的雙塔全國是惟一的,顯示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建筑之科學精巧,智慧之高超絕倫?,F蘇州雙塔與清代重修的寺院正殿遺跡,均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1
第二種為叁拾枚銅元券,尺寸為縱56、橫108毫米,由大東書局有限公司印制,正面圖案為蘇州北塔寺(圖2)。該寺位于蘇州北塔公園之內,原名報恩寺,是蘇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其始建于三國吳赤烏年間(238—251),相傳是孫權母親吳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稱“通玄寺”。唐開元年間(713—741)改為“開元寺”。五代北周顯德年間(954—959年)重建,易名為“報恩寺”。其占地1.2畝,塔高76米,重檐復宇,氣魄雄偉,名滿江南,有“江南第一”之譽。現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登臨塔頂可俯瞰蘇州全城。
圖2
第三種則為伍拾枚銅元券,尺寸為縱52、橫96毫米,由江蘇地方石印廠印制,正面圖案為蘇州西園寺湖心亭(圖3)。西園寺位于蘇州古城閶門外留園路西端,始建于元至元年間,初名歸元寺。明嘉靖年間(1522—1566),太仆徐泰時置建東園(今名留園),同時將歸元寺改為宅園,易名“西園”。以后,其子舍宅為寺。明崇禎八年(1635),住持茂林和尚為弘揚“律宗”,改稱“戒幢律寺”。“幢”是旗幟的意思,“戒幢”就是以戒律為旗幟,弘揚戒法的寺院,該寺成為當時著名的律宗道場之一。清咸豐十年(1860)毀于戰亂。光緒初年(1875),由廣慧和尚籌資建修,更名為“西園戒幢律寺”,俗稱“西園寺”。而西園寺內的西花園,有一狀似蝌蚪的水池,名謂“廣仁放生池”,池中什錦鯉魚五光十色,令人喜愛。更有著名的大黿(斑黿),已有四百多年的高齡。池周圍建有廳榭回廊,池中有湖心亭一座,屹立池中,以曲橋貫通兩岸,環水縈回,猶如島嶼,仿佛蓬萊。亭為六角,磚木結構,樓閣形式,雙重飛檐,輕盈多姿,造型優美,構筑巧妙,實為亭中精品。
圖3
另外在民國三十年(1941),當時的江蘇省農民銀行還發行過帶姑蘇美景的壹圓券。其尺寸為縱61、橫120毫米,由大東書局有限公司印制,正面圖案為蘇州虎丘塔(圖4)?;⑶鹚邱Y名中外的古塔建筑,位于蘇州市閶門外山塘街虎丘山山門內。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此塔始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六年(959),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塔七級八面,內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檐,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此塔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檐均遭毀壞,現塔身高47.7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石龜等罕見的傳統藝術珍品。此塔為一座斜塔,自明代起由于地基原因,其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故被稱為“東方比薩斜塔”。且1961年此塔即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白銀價格不斷地小幅下跌,可關注性價比較高的銀幣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不斷地小幅下跌,近期每盎司則跌破15美元大關,白銀如此連綿陰跌,收藏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幣市中目前尚在底部
2019-08-16 17:32
-
我國現代的大金幣你知道哪些
目前,我國發行的金質紀念幣中,最大的是10公斤,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的大金幣吧。我國第一枚10公斤金幣發行于2000年,是千年紀念金銀及
2019-08-16 17:31
-
大順通寶背川戶厚版錢幣詳情了解
收藏者:如皋陳建平 大順通寶是明末張獻忠所建大西國銅錢。鑄于大順元年(1644),圓形方孔,錢文楷書,背無文,或有工、戶字。一般小平錢
2019-08-14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