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春季云南也造過銀幣
2019-08-30 20:38:36 來源:

本人認為,田文此結論不符合客觀事實,因而它是錯誤的。 為此,有必要作簡要剖析,以正視聽!
其一、在“銀幣包漿存在的問題”部份,田文給出庚戌幣 應有的標準包漿:冷或偏冷,光澤好並近于明亮,總體溫潤柔 和。總之,“庚戌幣的包漿必然應該具有其家族特征”。
本人集藏的一品“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錢二分銀幣”,其包漿 “冷或偏冷,光澤好並近于明亮總體溫潤柔和”,且符合庚戌幣 “必然應該具有其家族特征”。看來不會遭受與云南造家族銀幣 “外觀上存在巨大差異”的非議,而被否定的命運。(見下圖)


但我們必須指出,本人所藏的這品“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錢二 分銀幣”,與田文所說的“傳奇幣”比對,其文字圖案完全相同, 當屬同版。 因此,在說明文字圖案時,我們以本人的藏品為例, 大概不會有太大的疑問。
其二、田文在“正面文字釋疑”中特別指出:庚戌幣的中心 滿文為手寫體,“宣”字滿文右側三點,中間一點為不規則空心 圓;而傳奇幣此處為機制的純正空心圓,與漢文極不協調。由此 可以得出結論,庚戌幣中心滿文是自然的,傳奇幣“中心滿文的圓 圈是機制的”。
我不知道該文作者是否親眼見過這枚“傳奇幣”,憑什么得 出這枚“傳奇幣中心滿文的圓圈是機制的”結論?如果單從上面 圖片上的印象就得出這樣奇怪的結論,顯然是很草率的,不科學 的。我們用不著以更多的文字來作說明,只要看一看下面三張中 心滿文“宣統元寶”的放大圖,就會明白,這個結論是多么的荒 唐!



其三、田文第二部分“背面圖文存在的問題”一開始就將 美籍錢幣收藏家耿愛德《中國幣圖說明錄》中的一段話擺出來: “這枚銀幣(指“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錢二分銀幣”)除了正面上 外緣改為庚戌春季云南造七個字外,其余兩面的圖案均與1909 年鑄造的云南造宣統元寶相同。”作者便據此確定,以這枚云 南造宣統元寶為“本文分析的基本坐標”,來審視優劣,厘定 真偽。
然而行文到最后時,作者突然筆鋒一轉,再次引用這位美籍 錢幣收藏家耿愛德《中國幣圖說明錄》的同一段話時,卻說: “其實仔細對比,耿愛德的記述是很不準確的:……字體差別巨 大,二者(指‘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錢二分銀幣’與1909年鑄造的‘云南造宣統元寶’)不存在任何交叉與借鑒,……也體現在 中心滿文上。”
作者如此顛三倒四,前后矛盾,一句話切斷了兩者之間的 內在聯系。兩者之間既然“不存在任何交叉與借鑒”,那么 “云南造宣統元寶”還能夠作為“本文分析的基本坐標”嗎? “本文分析的基本坐標”倒了,前面據此而所作的分析還有存 在的必要嗎?全文得到結論還有意義嗎?
統觀全文,且不說以材質定包漿、以包漿定真假的論調是多 么荒誕不經;也不說單憑一紙圖片,就判定此幣“中心滿文的圓 圈是機制的”結論是那樣的專橫武斷;單看這前言不搭后語的思 維邏輯,就讓人啼笑皆非,無可適從!
其四、即便田文所言全部屬實,充其量不過是一家之言,僅 供參考而已。當前三家權威錢譜,對該版“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錢 二分銀幣”(即田文稱“傳奇幣”)早有定論,不是幾句話就能 否定得了的。
2012年出版的孫浩著《百年銀元》第80頁 圖片及說明


董文超《中國歷代金銀貨幣通覽 近代金銀幣章卷》第518頁

中國人民銀行編寫的內部資料《中國銀幣圖冊》第119頁

這三部錢譜所載的“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錢二分銀幣”都是同 一個版本:即田文所說的“傳奇幣”!
對現有錢譜所肯定的銀幣版本提出異議或質疑,是正常的, 無可非議。正是因為這種異議或質疑,才能把我們對近代機制幣 的研究推向深入。但,如果“異議或質疑”沒有可靠的事實依據 和理論依據為依托,只是捕風捉影,夸夸而談,那么,其結果必 然走向反面,這是我們不愿看到的!
其五、“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錢二分”銀樣幣,上面采用的正 是這枚所謂的“傳奇幣”,可見此版銀幣當時是被當局認可的。 這,當為佐證。

其六、 其實,細細比對,田文所說的“庚戌幣和傳奇幣”, 兩枚銀幣各具特色,無論材質還是工藝水平,都不是那些所謂的 “品質低劣的仿品”所能做到的。我們又何必一定要苦苦去做那 道非此即彼的單項選擇題呢?中國近代機制銀元,同一款中有幾 種版本,是常有的事。那些所謂的“孤品”,所謂的“僅此一版” 等等囈語,在事實面前必將不攻自破!對此,本文不再贅述。



比較上圖兩枚銀元,我們不難看出:兩者之間直徑一大一小、 文字一粗一細,圖案一深一淺。它們既有各自的特征,又可優勢 互補。與之同時代的“福建官局”、“湖南光緒”以及民國時期 的孫中山等多款銀元,也都有類似情況。只是因為它們存世量稀 少,又缺乏歷史資料可供考證,所以人們很難親近它、熟悉它、 研究它、認識它,因而留下了許多遺憾。
附錄
對“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錢二分銀幣續寫傳奇”一文的評述(節錄) 南寧 田茂祥
銀幣包漿存在的問題
銀幣包漿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幣材和環境兩個因素,幣材相同的包 漿相近,不同則異。從現存清代近20家造幣廠的銀幣實物包漿情況上 看,同一造幣廠生產的系列銀幣包漿大體相近,不同造幣廠的銀幣包 漿則相去甚遠。從原因看,由于同一造幣廠在幣材合金配方上有著嚴 格的規定,所以同期生產的銀幣包漿會呈現出穩定的家族特征。
但是,環境因素造成的包漿變化一般在銀幣的最表面,附著力較 弱,如果把表層包漿適當除去,可以發現幣材包漿的本來面目。據此, 云南系列龍幣包漿的家族特征可以概括為:顏色冷或偏冷,光澤好並 近于明亮,包漿總體溫潤柔和。庚戌幣作為云南造幣廠標定干支紀年 的銀幣其材質亦與“云南省造 宣統元寶”銀幣一致,因此,庚戌幣 的包漿必然應該具有其家族特征。由于傳奇幣在包漿和外觀上存在巨 大差異,說明傳奇幣在材質等要素上與省造幣差別巨大,從而可以初 步得出傳奇幣不屬于當時云南系列銀幣的結論。
背面圖文存在的問題
美籍錢幣收藏家耿愛德在1954年版《中國幣圖說明錄》中述: “這枚銀幣除了正面上外緣改為庚戌春季云南造七個字外,其余兩面 的圖案均與1909年鑄造的云南造宣統元寶相同。” 為了便于推理, 本文列出省造幣(圖1)、庚戌幣(圖2)和傳奇幣(圖3)的正背 圖,其中省造幣確定為本文分析的基本坐標,為真幣;庚戌幣和傳 奇幣的真偽未定。
正面文字釋疑
1、 庚戌幣的正面幣文是獨立完整的書法系統
2、傳奇幣中心滿文的重大突破
庚戌幣中心滿文是全手寫體,滿文風格與漢文風格高度一致。 庚戌幣的中心滿文為手寫體,“宣”字滿文右側三點,中間一點為 不規則空心圓;而傳奇幣此處為機制的純正空心圓,與漢文極不協 調。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庚戌幣中心滿文是自然的,傳奇幣中心滿 文的圓圈是機制的。
3、錢幣收藏家耿愛德的歷史誤會及其他
耿愛德《中國幣圖說明錄》中述:“這枚銀幣除了正面上外緣改 為庚戌春季云南造七個字外,其余兩面的圖案均與1909年鑄造的云南 造宣統元寶相同。”其實仔細對比,耿愛德的記述是很不準確的:一是 “云南省造 宣統元寶”與“庚戌春季云南造 宣統元寶”的字體差別巨 大,完全不是七個字上的差別,而是字體文風完全不同的兩個幣模的產 品。從書法藝術的角度看,省造幣和庚戌幣是兩個獨立的書法作品,二 者間不存在任何交叉與借鑒,這不僅體現在上緣“庚戌春季云南造”七 字上,也體現在“宣統元寶”“庫平七錢二分”和中心滿文上。 (說明:此處只有“一是”,下面沒有“二是”,原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