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收藏的那些事
2019-12-04 17:15:24 來源:
人民幣是市民接觸最多的收藏品之一。新中國成立至今共發行了五套人民幣,第一、二、三套早已停止流通,完全進入了收藏領域,而目前仍在使用的第四、第五套人民幣總有一天也會走進時間的“收藏夾”里。
第一套人民幣最具價值
近年來,第一、二、三套人民幣的市場價值不斷攀升,人民幣收藏也不斷升溫。尤其是第一套人民幣,由于年代久遠,而且只流通了7年,是流通時間最短的一套人民幣,加上版別眾多、發行量少,收集難度巨大,是最具收藏和投資價值的一套人民幣。據稱,完整的第一套人民幣在我國僅有十幾套,市場價值已經達到一百多萬元!
與第一套相比,第二和第三套人民幣由于流通時間較長,加上前幾年才先后停止流通,要收集全整套沒有那么“可望而不可及”,所以擁有更多收藏者。而目前全品相的第二套人民幣市場價也已將近7萬元,第三套人民幣最新市價也將近1萬元。
第四、五套要注意連體、對號
廣東省集幣協會會長甄偉鋼表示,收藏一般都是物以稀為貴,市民收集人民幣一般要留意量少的幣種,而且要注意按主題收集。
甄偉鋼告訴記者,目前第四套人民幣的收藏熱點是連體的流通紀念鈔。另外,上世紀80年代版的50元、100元紙幣也是熱點,因為該版的這兩種幣是沒有安全線的,而后面發行的新版都有,使得這個版別的人民幣越來越值錢。
而對于第五套人民幣,甄偉鋼表示收藏重點是“對號”,也就是整套幣中不同面值的幣的編號都是相同的,比如從1角到100元所有幣的編號都是“AB12345678”等。
注意品相和防偽
專家告訴記者,即使同樣是全套的人民幣,但價格都可能相差很遠,這其中品相起著決定性作用。
所謂品相,可以理解為人民幣的新舊程度。從銀行發行出來后就沒有流通過的、全新版的紙幣肯定最貴,而在市場流通過的紙幣則會按照票幣的損傷程度進行折算,折角的、撕裂的、磨損的、有污漬的,等等,都會影響票面的品相,而品相的好壞將影響人民幣的價值。
另外,雖然各版人民幣的防偽技術不斷改進,但假幣仍然層出不窮,市民在收集人民幣時也要注意防偽。
避免進入收藏誤區
誤區一:只要是舊版都值錢
不少市民都以為,只要是舊版的人民幣都很值錢,其實不然。專家告訴記者,每套人民幣都有幾張被稱為“珍品”的特別值錢,它們的價格占到整套幣值的七八成;而單張的其他券幣與珍品相距甚遠。
據悉,第一套人民幣普遍收藏難度較大,其中又以壹萬圓“牧馬圖”、壹萬圓“駱駝隊”、伍仟圓“蒙古包”和伍佰圓“瞻德城”為最,被稱為整套人民幣的“貴族”,單是這四張幣已經值五六十萬元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的珍品則是“加長拾元”、“五元大團結”和“三元井岡山”,由前蘇聯代印,而且比其他券幣提前退出流通領域,目前值3萬元左右;第三套中的“背綠蝴蝶一角”(分有水印和無水印)以及“棗紅一角”則因為目前存世量少而身價倍增,目前市場價已近2000 元。
誤區二:集全整套才值錢
張女士有第三套人民幣中的幾張小面值幣,其中就包括“棗紅一角”。但拿去賣的時候市場人士告訴她,要集全整套才值錢,而散張幣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只開價600元。
不懂行的張女士最后以700元成交,開始還覺得價格很滿意,后來才知道上當受騙了,原來單是那張“棗紅一角”就已經價值近兩千元!
專家表示,能收集全整套人民幣當然是每個收藏者希望的,價格也與單張相差很遠。但這并不表示只有集齊了全套才值錢,如上所述,每套人民幣都有自己的“明星”幣種,如果能收集到它們,就能夠“以一當十”了。因此,市民要把幣拿去交易時一定要了解清楚,以免賤賣了“珍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誤區三:越“異型”越值錢
在郵票、火花等其他紙類的收藏品中,越是異型的品種越值錢,比如錯版的、圖案印翻轉了、印錯字的、刷錯顏色的,等等。不少市民以為,人民幣收藏也追求這種“物以稀為貴”,專挑這一類“異型”收藏。
另外,“連體鈔”更珍貴的概念對第一、二、三套人民幣并不適用,因為這三套幣都沒有印制“連體”流通紀念鈔。假如市民碰到了這三套幣的“連體鈔”,那肯定是假的。
-
20萬沒舍得賣的5元錯幣竟然是假的
20萬沒舍得賣的5元錯幣鑒定系偽造 圓字倒立 現役的5元人民幣,正面的圓字倒了過來,你可看到過?宿松人張先生兩年前在深圳做生意時,就意
2019-11-22 17:15
-
五角四種版式收藏分析
第四套人民幣五角,首次發行時間是1987年4月同1980版的50元一起發行的,它是1980版,沒有水印,其該幣的主色為紫紅色,幣幅大小為125x58mm,印
2019-11-22 17:13
-
首套人民幣千元鈔市場價值多少錢
第四版 運煤與耕田 發行時間:1949年12月23日至1955年5月10李澄波 譚天亮 要不要發行大面額現鈔?在今年的兩會上成為議論的一項話題。
2019-11-15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