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G和來自1949年的評級標準
2019-12-27 18:24:14 來源:
紙幣入盒是身份的象征,越是高級的品種,評級后入盒的溢價越高。兩三個月等待,不僅僅是賭分帶來的刺激,還可能因為高分帶來巨額利潤,無數幣商和投機分子趨之若鶩。最低近100元人民幣的評級費,收獲的不僅僅是物理保障和價格兜底,還讓裸幣成為了市場標準品和硬通貨,以小博大的誘惑很容易上癮。
PMG官方說“使用國際公認的謝爾頓70級數值評級標準。”謝爾頓是誰?什么又是70級數值評級標準?要搞清楚這些問題,時間得往前撥一百多年,從美國的硬幣收藏行業開始。
1
硬幣
1792年,美國開始第一次鑄幣。華盛頓找到費城的鋸子制造商,交給他58盎司銀條,沖壓制造了美國第一批貨幣——1500枚5美分硬幣,圖案是自由女神像。
一百年后的1891年,喬治·希思博士在美國芝加哥成立了美國錢幣協會ANA(American Numismatic Association),協會積極推廣錢幣學。這會兒的中國是大清光緒十七年,江蘇揚州會黨正在拆毀教堂。
早期美國錢幣界與現在國內一樣,炒作、假貨、撈錢、坑人、割韭菜各種亂七八糟全都經歷過。對于品相,只使用了較含糊的詞來分類,逐漸形成市場公認的字母等級系統,一直用到六七十年代。主要包括:
差(Poor或PO)一般(Fair或Fr)接近好(Almost Good或AG)好(Good或G)非常好(Very Good或VG)精美(Fine或F)非常精美(Very Fine或VF)特別精美(Extra Fine或XF)幾乎未經流通(Almost Uncirculated或AU)未經流通(Uncirculated或Unc)亮麗未經流通(Brilliant Uncirculated或BU)其實在1949年,另外一個博士,錢幣學家謝爾登(William Sheldon)出版一本名為《美國早期一分幣》的書,用數據對硬幣的品相從1-70予以分級,并附帶各等級的價格。謝爾登之所以把系統定為從1到70,是因為當時品相最差的分幣和品相最好的分幣之間的差價是70倍。今天,任何品種70分和1分之間的差價都不止70倍,但規則已經約定俗成。
七十年代初,美國錢幣市場開始蓬勃發展。美國錢幣協會順時應勢,在謝爾登標準的基礎上,于1978年推出了“美國錢幣正式評級標準”,將謝爾登評級系統推廣到其它的錢幣上。1979年,在旗下鑒定機構ANACS(American Numismatic Association Certification Service) 開展最早的錢幣評級服務,評級完成后,發一張帶正反面照片的證書。
1986年,由七家幣商合力在加州組成專業錢幣分級服務公司PCGS (Professional Coin Grading Service),從此評級幣正式地走上了商業化。PCGS綜合了謝爾登評分標準并結合字母等級系統,同時用字母和數字建立了PCGS評級體系。
PCGS的成功,帶來了競爭者。1987年,參與創辦PCGS的約翰·阿爾巴尼斯(John Albanese)單獨成立了美國錢幣擔保公司NGC(Numismatic Guaran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據說這哥們任NGC總裁的同時,還兼任鑒定師,個人評級超過百萬枚。1998年把公司股份賣了,重回老本行做幣商。
很快,PCGS和NGC后來居上,搶走了ANACS的絕大多數市場,而且PCGS首先發明“裝盒”技術,加速了品相評鑒分級制度的發展,評級幣得到了廣泛推廣。
2
紙幣
紙幣收藏的流行,在美國比硬幣要晚的多,到現在美國也是以硬幣收藏為主。大家熟悉的PMG成立于2005年,與NGC同屬于CCG(Certified Collectibles Group)集團,全球首家紙幣封裝評級機構,也是目前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紙幣評級機構。
從發展歷程來看,PMG的評級標準照搬了NGC,直接把硬幣評級方法用到了紙幣上。加上了EPQ等特色創新,結合紙幣自身的特點,也走出了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徑,在市場大獲成功。
其他國家不了解,在中國市場,藏家對紙幣的熱情遠超硬幣(不含古泉)。2015年,PMG在中國上海設立分公司,推出本地評級服務,評級量飛速飆升。評級100萬張紙幣用了10年,而從100萬到250萬,只用了不到3年。
2018年7月,PMG官方宣布評級紙幣超過300萬張,中國人整刀整刀送評的熱情,震撼了老美。
星標(★)
2000年由NGC首先創立,被認為具有卓越品相,令人賞心悅目的非凡欣賞效果,后來被直接用到了PMG紙幣評級上。對于紙幣來說,加星必須表現出異常強烈的挺版效果、凹凸層次、鮮艷油墨。且加星的前提是必須擁有EPQ,甚至超過了EPQ的標準。
注:35E★是加星標的最低標準
EPQ(Exceptional Paper Quality)
2006年11月啟用,之前的可以送回PMG重新打標簽。字面意思“卓越的紙張質量”,應該是紙張質量和印刷效果比較不錯的意思。部分觀點解釋為“未經物理化學和其他方式處理過”,類似中國藏家說的“原票”概念。個人認為欠妥,實際送評,整刀全品偶爾也會碰到64,甚至有些更奇怪在67E和68E高分中間,還會夾著64。如果是非原票的意思,這種情況無法解釋。
注:25E是帶EPQ的最低標準
NET
對NET的準確定義,是有外力破壞或影響,比如水洗、缺損、重壓、污染等,包括人工修復,封套背后通常被備注原因。如果出現NET,通常是不建議購買,除非某些高價值品種。坊間還有著各種紙幣修復的傳說,高手確實可以妙手回春,不過收費和效果一樣感人。
-
20萬沒舍得賣的5元錯幣竟然是假的
20萬沒舍得賣的5元錯幣鑒定系偽造 圓字倒立 現役的5元人民幣,正面的圓字倒了過來,你可看到過?宿松人張先生兩年前在深圳做生意時,就意
2019-11-22 17:15
-
五角四種版式收藏分析
第四套人民幣五角,首次發行時間是1987年4月同1980版的50元一起發行的,它是1980版,沒有水印,其該幣的主色為紫紅色,幣幅大小為125x58mm,印
2019-11-22 17:13
-
首套人民幣千元鈔市場價值多少錢
第四版 運煤與耕田 發行時間:1949年12月23日至1955年5月10李澄波 譚天亮 要不要發行大面額現鈔?在今年的兩會上成為議論的一項話題?!?/p> 2019-11-15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