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評級幣更值得收藏?
2020-04-20 09:45:35 來源:
一、保值效果明顯,下跌幅度較小,保值效果明顯,比如1980年10元,2019年裸幣價格比2018年下跌了,而愛藏評級幣價格沒跌,反而比2018年漲了。
1980年10元愛藏評級幣裸幣、愛藏評級幣下跌幅度對比:除個別因分高、品種稀缺等因素逆勢上漲的評級幣外,一般評級幣和裸幣都是同漲同跌的。那么錢幣價格下跌情況下,裸幣下跌幅度和愛藏評級幣下跌幅度又會如何呢?1980年2元百連裸幣跌幅為31%,而愛藏評級幣跌幅僅21%;1980年100元裸幣跌幅為35%,而愛藏評級幣跌幅僅21%。從數據表可以看到,裸幣的跌幅明顯大于愛藏評級幣的跌幅,甚至有些評級幣不跌反漲,保值效果明顯,所以說投資評級幣的風險相對要小很多。
二、溢價明顯,分數越高溢價越高
比如70周年紀念鈔經愛藏評級后,溢價153%;而同樣是尾號豹子號888的70周年紀念鈔,經愛藏評級后,溢價68%。
三、愛藏評級與PMG利潤率對比
愛藏評級近年來評級量連續突破新高,說明是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得到了國內行業人員一定的認可。那么,對比PMG,愛藏評級幣有優勢嗎?
(1)在評級費用對比上,愛藏評級更加實惠親民,評級成本更能被接受。
(2)在成交價格對比上,愛藏評級的最終成交價格沒有達到PMG的高度,但是愛藏評級費用成本沒有PMG的高。從某種角度來說,愛藏評級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3)在利潤率對比上,愛藏評級逐漸在向PMG靠近,數據也表明,愛藏評級幣利潤率在個別品種中占據一定的優勢。比如:1962年背綠1角裸幣交易價格在1840元左右,同為64分的背綠1角,PMG的利潤率為0.131,愛藏評級的利潤率為0.132,與PMG極為接近,甚至稍高。就目前的趨勢來看,投資錢幣選擇評級幣相信是明智的選擇,這必然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圍消費者認識到錢幣投資領域的潛力而加入進來,評級幣的隊伍必將不斷壯大。屆時,先送評的藏友相對后知后覺者必然有更多的利潤。
人民幣收藏應避免哪些陷阱?
人民幣收藏應避免的陷阱很多,比如防偽仿假錯(真幣假錯的錢幣商改造以及虛假宣傳的所謂錯版鈔),防改號改水印,防水洗等。其實,個人覺得最應該想法避免的是錢幣商的高價賣低價回收的套路。很多時候我們不管是抱著投資升值的想法還是收藏鑒賞紀念的目的去收藏人民幣藏品,無論入手還是出手,都只能通過錢幣收藏市場和錢幣商來達成,但是錢幣商首先是商人,高價賣出低價回收是難免的,但是很多錢幣商都是黃金價賣出,白菜價回收,哪怕你是前腳在他那100買的,后腳再賣給他他就敢出10元回收,沒辦法,錢幣收藏并無官方定價,你情我愿的買賣,誰也沒辦法,目前國內好像也并沒有什么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出臺。想不被套路,只能自己多關注了解錢幣收藏實時價格,行情不說你比錢幣商更懂,大致了解了,或者帶個懂行的朋友同去,起碼他不能坑你太多不是。畢竟錢幣收藏價格受各種因素影響比較大,比如版別、品種、品相、冠號、水印等等。
至于錢幣本身方面,假幣一般都是特別稀有和價格較昂貴的品種,普通品種假幣倒是不多,要知道造假也需要成本的:首先冒著違法的風險,再就是成本較高,都是花過的錢,做的忒不像的話容易被識別,高仿的話各種工美技術成本較高。所以,主要防著稀有和高價品種假幣基本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怎么防止,這就需要自己的經驗了。
再就是近些年被錢幣商瘋狂炒作的錯版鈔、錯體鈔、錯鑄幣了。兩種情況:真幣假錯,就是在真幣上造假,比如后天改造同面值同版別的兩枚同冠號鈔,這是比較簡單的作偽,就是改改號碼而已,一般高倍放大鏡下就能看出。后天改造多墨,漏墨,多鑄少鑄(主要是硬幣)等,這些也不算太難,高倍放大鏡下一般也不難辨認。還有硬幣改年號的,把一些不值錢論斤賣的年份硬幣改成稀有價格昂貴年份硬幣。還一種難度就大的多了,改水印,包括水印倒置,移位,非正常水印(比如頭像部分多出少出,五官不正常等)等,具體技術不得而知,就算是到了銀行也是很難辨認的,畢竟錢是真錢,只是在真錢上做了假。
另一種主要是錢幣商虛假宣傳的錯版鈔幣,如一二三套人民幣貳面值兩橫問題,99版圓字拼音問題,人民幣圓字和元字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猛一看好像確實是錯了,但是在官方和錢幣收藏界都不認為錯的情況下,真的是錯版么?且這種時候錢幣商宣傳就會刻意的忽視一個情況:存世量,換句話來說,就算真的是錯版,那么大的存世量還能有升值空間嗎?然后就是錢幣商高價放貨,接盤俠接盤,錢幣商錢到手離場,等過段時間再低價回收囤貨,再次炒作,放貨……
其實這些根本算不上錯版,就拿很多人跟風認為是錯版的貳面值來說,一二套人民幣的貳面值基本都是貳貮(兩橫在上面的打不出來,就當這個是吧)通用,兩種字體都有,三套的是貮,那么,一二三套人民幣流通使用幾十年,那幾十年之間中國就沒上過學的人了嗎?天天花的錢上面字都寫錯了,硬是使用幾十年的錢都沒人發現上面字寫錯嗎?那么只能有一種解釋,當時的漢字字體還未規范(或者說簡化),貳貮兩字體當時應該是通用的,都是對的,所以全國人民才不會用了幾十年都不曾發現花的錢上面字印錯了。就像現在人硬要用現在的簡化字來指責古人書法中的繁體字錯誤一樣,多么可笑的錯版,但是確實有很多人信了,接盤了。
1980年10元愛藏評級幣裸幣、愛藏評級幣下跌幅度對比:除個別因分高、品種稀缺等因素逆勢上漲的評級幣外,一般評級幣和裸幣都是同漲同跌的。那么錢幣價格下跌情況下,裸幣下跌幅度和愛藏評級幣下跌幅度又會如何呢?1980年2元百連裸幣跌幅為31%,而愛藏評級幣跌幅僅21%;1980年100元裸幣跌幅為35%,而愛藏評級幣跌幅僅21%。從數據表可以看到,裸幣的跌幅明顯大于愛藏評級幣的跌幅,甚至有些評級幣不跌反漲,保值效果明顯,所以說投資評級幣的風險相對要小很多。
二、溢價明顯,分數越高溢價越高
比如70周年紀念鈔經愛藏評級后,溢價153%;而同樣是尾號豹子號888的70周年紀念鈔,經愛藏評級后,溢價68%。
三、愛藏評級與PMG利潤率對比
愛藏評級近年來評級量連續突破新高,說明是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得到了國內行業人員一定的認可。那么,對比PMG,愛藏評級幣有優勢嗎?
(1)在評級費用對比上,愛藏評級更加實惠親民,評級成本更能被接受。
(2)在成交價格對比上,愛藏評級的最終成交價格沒有達到PMG的高度,但是愛藏評級費用成本沒有PMG的高。從某種角度來說,愛藏評級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3)在利潤率對比上,愛藏評級逐漸在向PMG靠近,數據也表明,愛藏評級幣利潤率在個別品種中占據一定的優勢。比如:1962年背綠1角裸幣交易價格在1840元左右,同為64分的背綠1角,PMG的利潤率為0.131,愛藏評級的利潤率為0.132,與PMG極為接近,甚至稍高。就目前的趨勢來看,投資錢幣選擇評級幣相信是明智的選擇,這必然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圍消費者認識到錢幣投資領域的潛力而加入進來,評級幣的隊伍必將不斷壯大。屆時,先送評的藏友相對后知后覺者必然有更多的利潤。
人民幣收藏應避免哪些陷阱?
人民幣收藏應避免的陷阱很多,比如防偽仿假錯(真幣假錯的錢幣商改造以及虛假宣傳的所謂錯版鈔),防改號改水印,防水洗等。其實,個人覺得最應該想法避免的是錢幣商的高價賣低價回收的套路。很多時候我們不管是抱著投資升值的想法還是收藏鑒賞紀念的目的去收藏人民幣藏品,無論入手還是出手,都只能通過錢幣收藏市場和錢幣商來達成,但是錢幣商首先是商人,高價賣出低價回收是難免的,但是很多錢幣商都是黃金價賣出,白菜價回收,哪怕你是前腳在他那100買的,后腳再賣給他他就敢出10元回收,沒辦法,錢幣收藏并無官方定價,你情我愿的買賣,誰也沒辦法,目前國內好像也并沒有什么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出臺。想不被套路,只能自己多關注了解錢幣收藏實時價格,行情不說你比錢幣商更懂,大致了解了,或者帶個懂行的朋友同去,起碼他不能坑你太多不是。畢竟錢幣收藏價格受各種因素影響比較大,比如版別、品種、品相、冠號、水印等等。
至于錢幣本身方面,假幣一般都是特別稀有和價格較昂貴的品種,普通品種假幣倒是不多,要知道造假也需要成本的:首先冒著違法的風險,再就是成本較高,都是花過的錢,做的忒不像的話容易被識別,高仿的話各種工美技術成本較高。所以,主要防著稀有和高價品種假幣基本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怎么防止,這就需要自己的經驗了。
再就是近些年被錢幣商瘋狂炒作的錯版鈔、錯體鈔、錯鑄幣了。兩種情況:真幣假錯,就是在真幣上造假,比如后天改造同面值同版別的兩枚同冠號鈔,這是比較簡單的作偽,就是改改號碼而已,一般高倍放大鏡下就能看出。后天改造多墨,漏墨,多鑄少鑄(主要是硬幣)等,這些也不算太難,高倍放大鏡下一般也不難辨認。還有硬幣改年號的,把一些不值錢論斤賣的年份硬幣改成稀有價格昂貴年份硬幣。還一種難度就大的多了,改水印,包括水印倒置,移位,非正常水印(比如頭像部分多出少出,五官不正常等)等,具體技術不得而知,就算是到了銀行也是很難辨認的,畢竟錢是真錢,只是在真錢上做了假。
另一種主要是錢幣商虛假宣傳的錯版鈔幣,如一二三套人民幣貳面值兩橫問題,99版圓字拼音問題,人民幣圓字和元字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猛一看好像確實是錯了,但是在官方和錢幣收藏界都不認為錯的情況下,真的是錯版么?且這種時候錢幣商宣傳就會刻意的忽視一個情況:存世量,換句話來說,就算真的是錯版,那么大的存世量還能有升值空間嗎?然后就是錢幣商高價放貨,接盤俠接盤,錢幣商錢到手離場,等過段時間再低價回收囤貨,再次炒作,放貨……
其實這些根本算不上錯版,就拿很多人跟風認為是錯版的貳面值來說,一二套人民幣的貳面值基本都是貳貮(兩橫在上面的打不出來,就當這個是吧)通用,兩種字體都有,三套的是貮,那么,一二三套人民幣流通使用幾十年,那幾十年之間中國就沒上過學的人了嗎?天天花的錢上面字都寫錯了,硬是使用幾十年的錢都沒人發現上面字寫錯嗎?那么只能有一種解釋,當時的漢字字體還未規范(或者說簡化),貳貮兩字體當時應該是通用的,都是對的,所以全國人民才不會用了幾十年都不曾發現花的錢上面字印錯了。就像現在人硬要用現在的簡化字來指責古人書法中的繁體字錯誤一樣,多么可笑的錯版,但是確實有很多人信了,接盤了。
相關閱讀
熱門新聞
-
大團結十元的收藏價值何在?
1 大團結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大團結十元發行于1966年,在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經歷了特殊時期的大團結,反映了我國近50年來翻天覆地
2020-04-20 09:58
-
世界評級幣機構都有哪些
在全球范圍內,最著名的硬幣評級機構當屬NGC、PCGS以及ANACS等,最著名的紙幣評級機構當屬PMG。這幾家機構可以鑒定全世界的錢幣,頗具權威。
2020-04-20 09:43
-
人民幣上的民族形象與建設成就
人民幣是中國人日常接觸的事物之一,人民幣上的圖案也被公眾熟知。追溯人民幣設計的歷史,1919年5月出生的周令釗參與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幣
2020-04-08 20:43
-
一元紙幣不僅只值1元
四版一元紙幣 801:從1988年開始發行,1995年結束,共計發行159個冠號。801的版本較多,目前主流的是天藍冠、金龍王以及紅金龍三種?!?/p> 2020-03-26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