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風光紙幣
2020-01-14 17:22:42 來源:

民國十年(1921),當時的東三省官銀號發行之拾圓國幣券上,其正面圖景是北海公園內的小西天硫璃牌坊(圖2)。小西天是乾隆皇帝為其母孝圣皇后祝壽祈福而修建的。大殿面積1260平方米,四面環水,有橋可通;殿四面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置方亭,整個建筑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它是中國最大的方亭式大殿,為北海公園內獨特的景觀。此幣縱97、橫173毫米,由美國鈔票公司印制,十分精美。

時隔三年后的民國十三年(1924),東三省官銀號再次發行之拾圓匯兌券,其正面還有北海公園內善因殿的圖景(圖3)。善因殿位于白塔前,是座小巧精致的宗教建筑。殿內供有銅質鎦金“大威德金剛”(俗稱“千手千眼佛”)佛像。其殿頂為上圓下方的雙重檐,以表示“天圓地方”之意。四壁外側用佛像琉璃磚裝飾,華美而莊重。游人至此,居高臨下,視野無垠,是觀賞京城景致的最佳之地。明朝人士韓雍,曾這樣描述他在此處所目擊到的景物:“近而太液晴波,天光云影,上下流動;遠而西山居庸,疊翠西北,帶似白云;東而山海,南而中原,皆一望無際,誠天下之奇觀也。”(《游西苑記》)。此幣縱85、橫167毫米,由美國鈔票公司印制。

另外在民國二十一年(1932),當時的六河溝煤礦有限公司發行之壹圓工資券上,其正面也有北海公園靜心齋的圖景(圖4)。靜心齋位于北海公園內天王殿東北側,占地面積4700平方米,是一座建筑別致、風格獨特的“園中園”。該園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初名鏡清齋。光緒十一年(1885)重修,又稱“乾隆小花園”,成為清代的行宮及皇太子的書齋。當年慈禧常乘小火車從中南海來此避暑,1913年改為今名。北海自1925年辟為公園以來,此處從未開放過?,F經大力修整,已供游人參觀。該處主要建筑有靜心齋、韻琴齋、抱素書屋、枕巒亭、疊翠樓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側的疊翠樓為園內的最高建筑,樓高兩層,登樓遠眺,北海景色盡收眼底。該園以山、池、橋、廊、亭、殿、閣的優美建筑布局取勝,是一座風光如畫,妙趣無窮的小巧園林,為園林藝術中的杰作之一。而此幣縱82、橫129毫米,由當時的財政部印刷局印制,十分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