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鑄幣金錢三珍的那些事
2020-03-24 19:04:55 來源:
1921年,鄭家相在津見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嘆為瑰寶,當時藏泉家方若也在??缮虾M艆s說是假錢。鄭想300金買下,帶此錢者說此為押品,三個月后到期不取再說。
一年秋天,泉學家張絅伯在津見一枚至寧元寶楷書折五大錢,當時諸名家也疑其非真,張卻以500金買下,送方若看,方以超一倍的千金買下后,方若找到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持錢人,除原300金外,又加上一枚異書折十大觀錢將其買下,精拓二紙,寫信給鄭家相,鄭家相落空了,與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失之交臂,既感慨、又惋惜。
后來鄭家相在他的文章中說,此二錢本來是確信無疑的。要是沒有至寧元寶楷書折五大錢的出現,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幾乎被埋沒。二錢互證不偽,方顯于世。
以上這段有趣的文字記錄,卻帶給人一些十分值得玩味的啟示:
一是,即使是錢幣大家,同掌眼一錢,眼光有時不盡相同,往往有天壤之別;甚至多數看不準。
二是,此錢當時張絅伯能慧眼識珠,在諸名家疑其真的情況下,以500金買下一枚至寧元寶折五大錢,送給方若看,方更慧眼如炬,不但以千金將至寧元寶買下,又找到崇慶元寶篆書折五大錢持有者,增值將其買下;使二錢互證其真。
三是,正所謂強中更有強中手,方若的膽識更勝一籌。
并附圖:方若著《藥雨古化雜詠》文摘“記述崇慶元寶、至寧元寶之經過”的片段:


貞佑通寶,也更是不可多得的珍錢。據有關統計:小平錢,解放前發現三枚,解放后發現兩枚;民國時期發現折二、折三錢各一枚;前后共計發現尚存于世的也僅四、五枚而已。傳聞貞佑通寶折二、折三錢有鐵錢存世,但未見真品
?。▊髡f故事以及貞祐通寶的統計數據,是摘錄于“網上資料”,并又編輯,在此也向原作者致謝意)。

本文所載錄的這三枚鑄幣(圖一),分別是:崇慶元寶、至寧元寶、貞祐通寶。對照《中國古錢幣大集》(以下簡稱:華譜)試做分述如下:
1,崇慶通元寶,背星月、折五型、鑄母或試鑄樣錢(圖二)。


《華譜》:崇慶元寶、通寶,衛紹王崇慶年間(公元1212年)鑄;元寶為篆書當五大錢、世僅一枚。通寶有小平、折二,錢文仿瘦金體,制作皆精(圖三)。

2,至寧元寶,光背、折五型,應是鑄母(圖四)。

《華譜》:至寧元寶,衛紹王至寧年間(公元1213年)鑄;折五型,錢文真書(書體類崇寧元寶小平),世僅一枚(圖五)。

3,貞祐通寶,光背,折五,鑄母或試鑄樣錢(圖六)

?。▓D六,與《華譜》所載有殘缺的貞祐鐵母同大,譜中未標明或是“折三”?經對照“譜載”的“崇慶折五”與“至寧折五”,也應為“折五”,并在此予以說明)
《華譜》:貞祐通寶、元寶,宣宗貞祐年間(公元1213年--1216年)鑄;通寶有小平、折三錢文真書順讀,制作精良,并有鐵錢。元寶為小平銅錢,真書旋讀,僅見(已于早年流入日本)(圖七)。

本文以上所載錄的三枚錢幣,均是來自“豫魯交界的黃河故道”早年出土“罐子窖藏”品。其品相、銹色、材質、鑄造工藝等都十分一致,三者相互印證,更能證實其幣均為不可多得的到代之珍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