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銀器發展里程
2020-04-03 16:39:34 來源:
商周金銀器:小巧簡約
中國迄今在考古發掘中發現最早的黃金制品是商代的,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歷史。商代金器的分布范圍主要是以商文化為中心的中原地區,以及商王朝北部、西北部和偏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東、內蒙古、甘肅、青海及四川等地,都曾發現過這一時期的金器。一般地講,這個時期的金器,形制工藝比較簡單,器形小巧,紋飾少見,大多為裝飾品。
商周時期青銅工藝的繁榮和發展,為金銀器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同時青銅、玉雕、漆器等工藝的發展,也促進了金銀工藝的發展;并使金銀器得以在更廣闊的領域中,以更多樣的形式發揮其審美功能。早期的金銀制品大多為裝飾品,而最常見的金箔,多是用于其他器物上的飾件,或者說,是以和其他器物相結合的形式來增強器物的美感。最遲在西周時期,金銀平脫工藝就出現了。
春秋戰國金銀器:清新活潑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變革帶來了生產、生活領域中的重大變化。大量錯金銀器的出現,幾乎成為這個時期工藝水平高度發展的一個標志。
從出土地點看,這一時期的金銀器分布區域明顯擴大,在南、北方都有發現。金銀器的形制種類增多。其中金銀器皿的出現,及相當一部分銀器的出現,十分引人注目。從金銀器藝術特色和制作工藝看,南北方差異較大,風格迥異。北方匈奴墓出土的大量金銀器及其金細工藝的高度發展,尤令人瞠目。
秦漢金銀器:繁榮發展
秦代金銀器迄今為止極為少見。曾在山東淄博窩托村西漢齊王劉襄陪葬器物中,發現一件秦始皇三十三年造的鎏金刻花銀盤。制作精細,裝飾講究。這種在銀器花紋處鎏金的作法,唐代以后十分盛行,金花銀盤亦為唐代金銀器中很有特色的主要品種。
根據對這些金銀配件的研究已能證明,秦朝的金銀器制作已綜合使用了鑄造、焊接、掐絲、嵌鑄法、銼磨、拋光、多種機械連接及膠粘等工藝技術,而且達到很高的水平。
魏晉南北朝金銀器:獨具異域風采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亂,朝代更替頻繁,社會經濟亦遭受破壞。然而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長期共存的生活中,逐漸相互融合,對外交流進一步擴大,加之佛教及其藝術的傳播,使這個時期的文化藝術空前發展。這些在金銀器的形制紋樣發展中,都曾打上了明顯的烙印。
-
抗戰勝利70周年1盎司紀念銀幣品賞
抗日戰爭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為牢記歷史、緬懷先烈、開創未來,2015年8月20日,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2020-04-03 16:38
-
鑒賞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5盎司金幣
西湖,是游玩、吟詩、作曲之佳地。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陶醉在這如鏡中花、水中月的美夢之中,故而被譽
2020-04-03 16:33
-
金銀幣設計理念——“天人合一”
2003年的環境保護——植樹節紀念銀幣也與1992年銀幣一樣,在設計思想上表達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藝術的形式將環境保護這個主題形象化,
2020-04-03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