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孔子金銀幣
2020-04-08 21:14:36 來源:
孔子燕居像 2017年5月18日央行發行的"世界遺產孔子金銀幣"一套五枚,其中8克金幣背面圖案為孔子燕居像(半身像),并刊"孔子"字樣及100元面額??鬃友嗑酉窦炔皇牵ń虝模┫壬?,也不是官員像,而是休閑在家時的平民像。這枚金幣的原創為明代佚名氏所畫,現珍藏于孔子博物館。這幅畫像也是明代以后傳播最廣的孔子形象之一(見圖1)。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1.jpg

圖1 孔子彩繪燕居像和金幣燕居像 8克金幣上的孔子造像:孔子身穿金黃色便服,束發扎巾,兩飄帶位于胸前左右兩側;孔子面部稍向左側,天庭飽滿,地闊方圓,典型一國字形臉;寬鼻大耳、雙目炯炯有神、上下唇稍閉微露兩顆牙齒;兩道濃眉長長垂下、上唇留八字胡、下頦長髯垂于胸前、上額有三道皺紋;雙手合抱于胸前,袖口露一左手拇指,人物(雕刻)線條流暢。 金幣底面為鏡面(黑色)、燕居像呈金黃色,黑黃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淺浮雕的孔子造像清晰,有鮮明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更似中國石窟、廟宇里的"仙風佛像",光彩照人,萬古流芳。 金幣上的"大頭像"再現了孔子寬舒大方、和顏悅色、安貧樂道的神態??鬃与m然閑居在家,生活貧窮,仕途上到處碰壁,仍保持了高尚的品德和氣節。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對當下的國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與現實意義! 這幅孔子燕居像就是一幅"(燕居)家教像"。只可惜實物畫面(金幣直徑22毫米)較小,觀賞效果不如原創。 二、孔子樂教像 1994年央行發行了"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四組),其中孔子27克銀幣背面圖案為"孔子樂教像"(有說孔子為官像),並刊"孔子 CONFUCIUS 公元前551——479"中英文字樣及10元面額(見圖2)。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片 2.jpg

圖2 孔子27克銀幣背面圖案和正面圖案 27克銀幣上的孔子造像:孔子身穿銀灰色寬袖長袍,頭帶禮帽(有說官帽),身體稍微偏于左側,面部清秀端莊,濃眉大眼,雙目傳神,嘴唇微閉,長髯飄飄;左手持一疊卷起的竹簡,右手半懸于胸前,正在講述《詩、禮、樂》中的某一章節??鬃訕方坍嬅嫘蜗笾t和慈祥,神態端莊儒雅。 后置背景圖是一組演奏樂器(編鐘)和舞蹈表演的場景:有一人敲打編鐘(是當時最高級別的打擊樂器),演奏美妙的樂曲,有二人伴奏(一人吹奏、一人彈奏),另有二人表演舞蹈。由畫面可知,這是一場美妙的歌舞盛宴??鬃釉趶娬{樂教的社會功能的同時,還強調音樂的愉悅作用,老師寓教于樂,弟子寓學于樂。后置背景圖的設計就是從這個角度來豐富和提升幣面主題——"孔子樂教"! 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鬃訕方痰哪康氖怯?,讓音樂這種藝術美,助人的道德得以提升。這枚銀幣上的孔子像就是一幅"樂教像"??鬃訕方滔袷强鬃觽鞯朗跇I,教書育人的又一幅造像??鬃訛槭澜缥幕酥?,真是當之無愧! 銀幣底面為鏡面,從整個幣幅來看,銀幣畫面留白較多。 三、孔子行教像 唐吳道子《孔子行教像》曾二度被搬上金銀幣:一次是1985年央行發行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幣》(第二組)孔子1/3盎司金幣、第二次是2017年發行的《世界遺產——孔子金銀幣》孔子1公斤銀幣,其背面圖案均為孔子行教像。后置背景圖也完全一樣,襯以杏壇講學圖和周游列國畫像圖設計,不過金幣為左右結構,銀幣為上下結構。前者刋篆書"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年"字樣及面額,后者刊楷書"孔子"宇樣及面額(見圖3)。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片 3.png

圖3 金、銀幣上的孔子行教像(按實物尺寸) 《孔子行教像》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最流行、最多的一種孔子像。有石刻版本、有繪畫版本等等、現今又有了金銀幣版本。由圖3可知,金幣畫幅較小,觀賞效果不如孔子公斤銀幣。關于1/3盎司金幣和1公斤銀幣上的孔子造像分析詳見《金銀幣上的孔子行教像》(研究之五)。 同一幅孔子行教像二度搬上金銀紀念幣,在貴金屬幣的發行史上并不多見;一枚孔子公斤銀幣背面圖案同時出現三個孔子畫面:孔子全身立像即孔子行教像、杏壇講學中孔子跪坐像以及周游列國坐在馬車里的孔子像(見圖4),應該說這是金銀幣發行史上的一大奇觀!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片 4.jpg

a、孔子行教像 b、幻彩孔子跪坐像 c、坐在馬車上的孔子像(幻彩) 圖4 一幅銀(質)畫上塑造的三幅孔子像 公斤銀幣再現了孔子辛勤授徒的形象和神態,充分展現了"行教"二字的豐富內涵:行教像本身就充分表明孔子身體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杏壇上講學的孔子用自己的言"行""教"導弟子;周游列國耗時十四年"行"走奔忙在各諸侯國宣"教"儒家思想? 現在每當我們觀賞這枚公斤銀幣上的《孔子行教像》時,總有一種是在接受孔子教誨的感覺??鬃赢斈杲o弟子們講的那些至理名言,似乎又在我們的耳邊響起,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智慧。這大概就是《孔子行教像》的藝術魅力吧! 綜上所述,金銀幣上的"孔子家教像"、"孔子樂教像"及"孔子行教像"三幅孔子造像,不僅立體多元地展現了中國人心目中孔子的形象,而且全方位再現了孔子"家教"、樂教"、"行教"等重"教"的場景。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本與未來!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在2500年后的今天,孔子(儒家文化)仍在教化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崇徳向善,誠信做人。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1.jpg

圖1 孔子彩繪燕居像和金幣燕居像 8克金幣上的孔子造像:孔子身穿金黃色便服,束發扎巾,兩飄帶位于胸前左右兩側;孔子面部稍向左側,天庭飽滿,地闊方圓,典型一國字形臉;寬鼻大耳、雙目炯炯有神、上下唇稍閉微露兩顆牙齒;兩道濃眉長長垂下、上唇留八字胡、下頦長髯垂于胸前、上額有三道皺紋;雙手合抱于胸前,袖口露一左手拇指,人物(雕刻)線條流暢。 金幣底面為鏡面(黑色)、燕居像呈金黃色,黑黃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淺浮雕的孔子造像清晰,有鮮明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更似中國石窟、廟宇里的"仙風佛像",光彩照人,萬古流芳。 金幣上的"大頭像"再現了孔子寬舒大方、和顏悅色、安貧樂道的神態??鬃与m然閑居在家,生活貧窮,仕途上到處碰壁,仍保持了高尚的品德和氣節。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對當下的國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與現實意義! 這幅孔子燕居像就是一幅"(燕居)家教像"。只可惜實物畫面(金幣直徑22毫米)較小,觀賞效果不如原創。 二、孔子樂教像 1994年央行發行了"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四組),其中孔子27克銀幣背面圖案為"孔子樂教像"(有說孔子為官像),並刊"孔子 CONFUCIUS 公元前551——479"中英文字樣及10元面額(見圖2)。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片 2.jpg

圖2 孔子27克銀幣背面圖案和正面圖案 27克銀幣上的孔子造像:孔子身穿銀灰色寬袖長袍,頭帶禮帽(有說官帽),身體稍微偏于左側,面部清秀端莊,濃眉大眼,雙目傳神,嘴唇微閉,長髯飄飄;左手持一疊卷起的竹簡,右手半懸于胸前,正在講述《詩、禮、樂》中的某一章節??鬃訕方坍嬅嫘蜗笾t和慈祥,神態端莊儒雅。 后置背景圖是一組演奏樂器(編鐘)和舞蹈表演的場景:有一人敲打編鐘(是當時最高級別的打擊樂器),演奏美妙的樂曲,有二人伴奏(一人吹奏、一人彈奏),另有二人表演舞蹈。由畫面可知,這是一場美妙的歌舞盛宴??鬃釉趶娬{樂教的社會功能的同時,還強調音樂的愉悅作用,老師寓教于樂,弟子寓學于樂。后置背景圖的設計就是從這個角度來豐富和提升幣面主題——"孔子樂教"! 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鬃訕方痰哪康氖怯?,讓音樂這種藝術美,助人的道德得以提升。這枚銀幣上的孔子像就是一幅"樂教像"??鬃訕方滔袷强鬃觽鞯朗跇I,教書育人的又一幅造像??鬃訛槭澜缥幕酥?,真是當之無愧! 銀幣底面為鏡面,從整個幣幅來看,銀幣畫面留白較多。 三、孔子行教像 唐吳道子《孔子行教像》曾二度被搬上金銀幣:一次是1985年央行發行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幣》(第二組)孔子1/3盎司金幣、第二次是2017年發行的《世界遺產——孔子金銀幣》孔子1公斤銀幣,其背面圖案均為孔子行教像。后置背景圖也完全一樣,襯以杏壇講學圖和周游列國畫像圖設計,不過金幣為左右結構,銀幣為上下結構。前者刋篆書"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年"字樣及面額,后者刊楷書"孔子"宇樣及面額(見圖3)。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片 3.png

圖3 金、銀幣上的孔子行教像(按實物尺寸) 《孔子行教像》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最流行、最多的一種孔子像。有石刻版本、有繪畫版本等等、現今又有了金銀幣版本。由圖3可知,金幣畫幅較小,觀賞效果不如孔子公斤銀幣。關于1/3盎司金幣和1公斤銀幣上的孔子造像分析詳見《金銀幣上的孔子行教像》(研究之五)。 同一幅孔子行教像二度搬上金銀紀念幣,在貴金屬幣的發行史上并不多見;一枚孔子公斤銀幣背面圖案同時出現三個孔子畫面:孔子全身立像即孔子行教像、杏壇講學中孔子跪坐像以及周游列國坐在馬車里的孔子像(見圖4),應該說這是金銀幣發行史上的一大奇觀!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圖片 4.jpg

a、孔子行教像 b、幻彩孔子跪坐像 c、坐在馬車上的孔子像(幻彩) 圖4 一幅銀(質)畫上塑造的三幅孔子像 公斤銀幣再現了孔子辛勤授徒的形象和神態,充分展現了"行教"二字的豐富內涵:行教像本身就充分表明孔子身體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杏壇上講學的孔子用自己的言"行""教"導弟子;周游列國耗時十四年"行"走奔忙在各諸侯國宣"教"儒家思想? 現在每當我們觀賞這枚公斤銀幣上的《孔子行教像》時,總有一種是在接受孔子教誨的感覺??鬃赢斈杲o弟子們講的那些至理名言,似乎又在我們的耳邊響起,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智慧。這大概就是《孔子行教像》的藝術魅力吧! 綜上所述,金銀幣上的"孔子家教像"、"孔子樂教像"及"孔子行教像"三幅孔子造像,不僅立體多元地展現了中國人心目中孔子的形象,而且全方位再現了孔子"家教"、樂教"、"行教"等重"教"的場景。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本與未來!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在2500年后的今天,孔子(儒家文化)仍在教化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崇徳向善,誠信做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