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輕擺 清風徐來
2020-04-24 08:57:40 來源:
扇子受古人喜愛,除了可以扇風消暑,用料考究、做工精致、扇面美觀的好扇子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文人墨客多借描寫扇子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如“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等等。流傳至今的古扇,以及目前生產制作的名扇,如江蘇檀香扇、廣東火畫扇、四川竹絲扇、浙江凌絹扇等,都是上佳的收藏品。
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上就曾出現過很多扇子,如團扇、折扇、芭蕉扇、羽毛扇、掌扇等,此外,1999年明清扇畫銀幣、“紅樓夢”5盎司銀幣和生肖金銀幣中的部分規格還采用了扇形形制。
團扇優雅
團扇又名“宮扇”、“紈扇”,是貴族子弟、小姐丫鬟最常用的一種扇子,為圓形或方形、橢圓形、梧桐葉形等。男子用團扇,多是為了納涼,女子則增加了遮蔽之用,表現含蓄與嬌羞之美。“中國民間神話故事·洛神”銀幣上,洛神手中拿了一把在團扇頂部加了兩根羽毛的“比翼扇”,這是神仙專用之物,也暗指洛神與曹植的不了情緣。“中國京劇藝術·紅娘”銀幣,“紅樓夢·湘云醉眠”金幣、“湘云游園”銀幣和“迎春吟詩”銀幣都為人物配了一把團扇,紅娘手里的團扇中間無扇柄穿過,史湘云和賈迎春的則有扇柄穿過,這或許是丫鬟和小姐的區別所在吧。“中國古代名畫·夏景戲嬰圖”銀幣上,一個服飾華麗的小公子手里拿著一把方形團扇,招呼另兩個小孩抬東西。“韓熙載夜宴圖”銀幣上,韓熙載也拿了一把方形團扇,但扇面并非絹綢,而是類似細竹篾的材料,侍女執一長柄團扇,專門為韓熙載扇風送涼。“中國古代名畫·簪花仕女圖”銀幣上,一位侍女拿著一柄更大的團扇,跟在貴婦主人的后面,可能是扇子太沉了,她扛在肩上休息一會兒,為下一次為主人扇涼做準備。
折扇翩翩
看過古代戲劇的人們都知道,文人墨客、王孫公子都喜歡拿一把折扇,“中國京劇藝術·游龍戲鳳”銀幣上,身穿便服的朱厚照就拿著一把折扇調戲李鳳姐,折扇在這里作調情物之用,展露出朱厚照的風流本性。“龍鳳呈祥”銀幣上,喬國老手拿一把未打開的折扇,而在真實的京劇舞臺上,喬國老并沒有拿扇子,額外加上的這把扇子有錦上添花之妙,體現了喬國老高貴儒雅的氣度。不僅是男性,明清時期的大家閨秀、千金小姐也都使用折扇,“紅樓夢·寶釵撲蝶”和“元春歸省”銀幣上的薛寶釵和賈元春及“湯顯祖·牡丹亭”銀幣上的杜麗娘就拿著折扇。她們三個是典型的大家閨秀,有品德有才氣,賈元春還是皇妃,更兼貴氣,用折扇才符合她們的才華和身份。
芭蕉寶扇
芭蕉扇又叫蒲扇,是由蒲葵制成的,因形似芭蕉葉,故名芭蕉扇,在神話世界里是具有靈性的寶物。“西游記·三調芭蕉扇”銀幣上,孫悟空從鐵扇公主的口中跳出,扛著一把碩大的芭蕉扇,扇面為紅邊黃底,脈絡清晰,十分漂亮,只可惜少了一些靈性和仙氣,畢竟這是一把假的芭蕉扇。“八仙過海”銀幣上,漢鐘離坦胸露肚、笑容滿面,手里拿著一把明黃色的芭蕉扇,此扇“煽火火滅,煽風風熄,煽邪邪死,變化無窮……”正好與他不拘小節的形象和開朗豪爽的性格相匹配。
羽扇輕搖
中國最早的扇子是由鳥類羽毛制成的羽毛扇,大家最熟悉的手執羽毛扇之人就是諸葛亮了。他一年四季都拿著一把鵝毛扇,據說扇子一扇,妙計頻出,在遇到難題時,扇子一扇,馬上豁然開朗。“三國演義·諸葛亮”金銀幣上,諸葛亮坐在四輪車上,手搖鵝毛扇,指揮若定?!端疂G傳》里有一人,道號“加亮先生”,意思是比諸葛亮還厲害,此人就是三號人物吳用。“水滸傳·智多星吳用”金幣上,吳用一手捋髯,一手搖扇,確實有幾分諸葛亮的影子。這把扇子由大雁羽毛制成,做工精致,仙氣飄飄,烘托了吳用精于謀劃的軍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