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彩色銀幣市場行情如何
2020-07-17 20:36:11 來源: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愚公移山”1盎司彩色銀幣(下稱“愚公移山”彩銀幣)就是取材于這個平民色彩濃郁的神話故事。與其說設計者是用浮雕和油彩在表現一個神話故事,還不如說是在描繪一個中國古代底層人物的堅毅形象,這是該銀幣與同系列其他品種最大的不同。“愚公”這個人物堅毅的塑造筆觸,平凡的表現形式,卻建構出一個強大的超現實的古典神話人物,即使是最普通的勞動人民,也希望成為自己命運的掌控者,而不再受制天命,這是屬于中華民族每一個平凡人的神話。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幣(第1組)“愚公移山”銀幣背面圖案
這枚彩銀幣的布局中規大氣,左右是山,愚公站立在山谷中間,符合原著“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的描述。畫面的塑造主體當然是“愚公”這個人物,原著描述他為“年且九十”,已為高齡。但是銀幣設計時故意將他設計得更為年輕一些,身材很高大,體格也很健碩,雖然體型略微有些發福,一頭蒼發,但是從挺直的背脊和縱橫交錯的肌肉線條,可以看得出他是常年勞作的平凡老者形象。在中國民間神話(第1組)這個系列里,這枚銀幣中的“愚公”形象,最獨特的點就在于設計者是用平視的思維角度去表現塑造這個人物的,這個形象的身材、長相,以及從他的身材、眼神里透露出來的勁健堅韌性格都來源于我們身邊的普通勞動者,沒有用那種簡化的虛幻模式,去追求空靈夢幻的神話表達,而是從現代平凡人物里提取了各種元素,構成了一個具有現代氣息的“愚公”神話人物。
愚公高大的身影站在太行、王屋山兩山相交之夾縫處,這也顯示他現實處境的局促和艱難,他僅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最常見的對襟勞動馬甲,一根紅繩簡單地護住腰,眼神怒視前方的高山,筆直地挺起脊梁,用盡全身的力氣揮舞著鋤鎬,想要劈開一條出路,顯示出勇往無前、雷霆怒發的氣勢。雖然須眉發鬢已經染上白霜,但是他高昂起的頭卻代表永不屈服,永不放棄的無畏精神。深邃而犀利的眼神卻透露出歷盡歲月滄桑后的睿智沉淀,臉上斑駁皺紋,緊抿的薄唇,蓬亂的發須,特別是裸露著的雙臂上青筋突起的肌理紋路,傳遞給人的是屬于平凡人的堅強與力量。
這個愚公形象塑造的肌理感很強勁,浮雕筆觸有力,塑造體塊感極強,用色也很跳躍大膽,明黃與紅色的撞色搭配給人視覺形象強烈的沖擊力,特別是雙臂裸露青筋的細膩刻畫,肌肉質感和色彩純度相得益彰,讓人在平凡的人物中感受到強烈的審美感動與審美想象。背景處理的繪畫性表達很耐人尋味,大手筆的大寫意構出了大氣的空間,兩山對峙,分立于愚公的兩邊,山形如刀刻一般,顯示愚公移山有多艱難困苦。寫意彩繪的云彩分別掛在兩山的山峰處和山腰處,視覺上有一個錯落的層次感。山氣慢慢聚攏,山形斜跨向愚公撲面而來,山體肌理的勾勒粗獷有力,顯示出太行和王屋山兩座高山的嶙峋險峻和鋒利剛硬。云彩蘊含云氣上下聚散,婀娜風姿纏繞著愚公和兩山,形成一股氣流涌動的動感。山體險峻、彩云裊繞,總體上說,愚公作為主體人物,用寫實的手法呈現出豐碑感的視覺效果,而山體作為背景裝飾,用寫意的手法起到了穩固鎮定畫面的效果,而云彩則貫穿了畫面的氣流。整體裝飾性的表現手法,借鑒了油畫和水彩的繪畫技巧和筆意,主體人物用了鮮亮透明的暖色調,而背景則用比較薄的冷色盡量提純,以達到抑制背景色突出主體人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