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彩色金銀紀念幣
2020-08-03 22:37:08 來源:
8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選擇了這天吉祥數組成的日子,我不知道是特意順應民意還是巧合,將在這天發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彩色金銀紀念幣(第一組)。該組 彩色金銀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在網上看到《西游記》彩色金銀紀念幣(第一組)的圖片第一感覺就是親切,可愛,然后是遺憾和欣慰。親切,可愛的是;我童年最喜歡的動畫片在幾十年后又重現在我眼前,小時候為了看到這電影,手拿小木凳跑了6里多路的感覺,前后排人濟滿了只能在銀幕的背面看反面電影,頭抬酸了也不在乎的感覺還在眼前影現,激起我回味起自己童年的往事。遺憾的是;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動畫片受到了日本、美國動畫沖擊,一度使我國的動畫陷入了困境,欣慰的是,現在我最喜歡的《西游記》動畫形象居然在金銀幣上展現了,哈哈,讓人喜歡讓人憂的感覺不免流露,我將用文字寫下我對該題材的感受。
一:《西游記》的藝術魅力
看到中國人民銀行要發行《西游記》彩色金銀紀念幣(第一組)的預告時就在想,如果用動畫手法表現該多好啊,因為《西游記》的在全球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歡,就是從美術片《大鬧天宮》開始“孫悟空”被世界人民所認識,同樣是中央電視臺拍攝的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經十年而不衰,風靡全球,而美猴王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和尚的扮演者更多次出國演出,將《西游記》推向了全世界。同時也有了讓世界知道了“孫悟空”在中國的深遠影響力。
《西游記》故事的發展經歷了傳說、神話和文化三個階段,在著作中可以《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以及其后的《西游記》平話、百回本《西游記》祖本以及世德堂本為代表,繪畫則以敦煌壁畫《唐僧取經圖》、榆林壁畫《唐僧取經圖》、張掖大佛寺壁畫《西游記》為代表。
美術片《大鬧天宮》(上、下集)分別于1961年、1964年出品于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導演萬籟鳴,美術設計張光字、張正宇。影片公映后,在國際上產生巨大轟動,回響非凡,并先后榮獲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厄瓜多爾第五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中國第二屆電影百花獎,劉繼卣所繪的彩色連環畫《大鬧天宮》在莫斯科舉辦的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美術獎、《西游記》從此也被人們常記在心中。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神話小說,其普及度超過了其他三部小說,不論是兒童還是大人,沒有人不知道西游記書中所描述的幾個典型人物,機智多變、神通廣大、大無畏的孫悟空,憨厚幽默、洋相百出的豬八戒,忠厚老實、勤勤懇懇的沙和尚,不畏困苦、立志取真經、但不免又有些不明事理的唐僧,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二:《西游記》金銀幣賞析
該組彩色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西天取經圖,并刊國名、年號。其中西天取經圖的故事歷代均有不同的說法,在元、明時期評話《西游記》中的這段就能看到比較接近現圖案畫面,故事中云:“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簾洞,洞前有鐵板橋,橋下有萬丈澗,澗邊有萬個小洞,洞里多猴。有老猴精,號齊天大圣,神通廣大,入天宮仙桃園偷蟠桃,又偷老君靈丹藥,又去王母宮偷王母鄉仙衣一套來,設慶仙衣會。老君王母具奏于玉帝,傳宣李天王引領天兵士萬及諸神將,到花果山與大圣相戰,失利。巡山大力鬼上告天王,舉灌州灌江口神曰小圣二郎,可使拿獲。天王遣太子木叉與大力鬼,往請二郎神領神兵圍花果山,眾猴出戰皆敗,大圣被執,當死。觀音上請玉帝,免死。令巨靈神押大圣前往下方去,乃于花果山石縫內納身下截,畫如來押字封著,使山神土地神鎮守。饑食鐵丸,渴飲銅汁。……其后唐太宗敕玄奘法師往西天取經,路過此山,見此猴精壓在石縫,去其佛押出之,以為徒弟,賜法名吾空,改號為孫行者,與沙和尚及黑豬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師脫難,皆是孫行者神通之力也。法師到西天,受經三藏東還,法師證果旃檀佛如來,孫行者證果大力王菩薩,朱八戒證果香華會上凈壇使者。”在該幣正面,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形態造型刻畫上也是各具特征,使畫面在變化中更顯自然、生動、活潑。
在正面的工藝制造上,以浮雕工藝設計,在浮雕工藝中的設計變化也是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與反面的彩色圖案風格融合一體,其主題鮮明、深刻,基調明朗、昂揚。浮雕中的視覺效果也是采用了多層次的變化,畫面規格雖有圓、方之分其工藝卻是一樣的精制,顯示了深圳國寶金幣制造廠鑄造工藝水平已達當今世界制幣先進行列中。正面西天取經圖的設計構成也是具有獨到之處,以孫悟空一手牽馬、一足金雞獨立、左手遮光探路的最具特點的造型動作刻畫,虔誠的唐僧端坐于馬背,詼諧可笑的豬八戒和忠誠憨厚,肩擔重物,昂首闊步的沙和尚緊跟其后。以高山峭壁的天橋描繪為中心,烘托出崇山峻嶺之渺小,畫面中央以藍天為背景虛化簡潔了畫面,更突出了他們西天取經的艱辛歷程。唐僧取經路在何方的故事也就從此在該套彩色金銀幣中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