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壽臨廣流通輔幣”
2020-04-20 10:08:28 來源:
東營市歷史博物館館藏這張“益壽臨廣流通輔幣”(見圖),長10.8、寬6.2厘米。幣正面為紅色,正中上部印有“益壽臨廣流通輔幣”八個大字,兩側印有“公私款項”、“一律通用”字樣,四邊角上印“五”下印“分”。背面為藍色,四邊角印“謹防假冒”四字,右印“伍拾角兌法幣伍圓”八字,左印數碼流水號,下面左右印英文簽字。
“益壽臨廣”是指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根據當時抗戰形勢需要,在中共山東省清河地委的領導下,于1939年10月建立的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四邊縣委和四邊行政辦事處,屬清河區。為打破日寇的經濟封鎖,發展抗日根據地經濟生產,1940年5月,益壽臨廣四縣聯防政府發行了地方流通券,取名為“益壽臨廣流通輔幣”,面額有五分、壹角、貳角、伍角等四種,其中五分幣存世量較少。該幣雖然品相較差,但發行相對較少,為研究抗日民主政權的演變以及解放前的貨幣品種等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
大團結十元的收藏價值何在?
1 大團結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大團結十元發行于1966年,在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經歷了特殊時期的大團結,反映了我國近50年來翻天覆地
2020-04-20 09:58
-
世界評級幣機構都有哪些
在全球范圍內,最著名的硬幣評級機構當屬NGC、PCGS以及ANACS等,最著名的紙幣評級機構當屬PMG。這幾家機構可以鑒定全世界的錢幣,頗具權威。
2020-04-20 09:43
-
人民幣上的民族形象與建設成就
人民幣是中國人日常接觸的事物之一,人民幣上的圖案也被公眾熟知。追溯人民幣設計的歷史,1919年5月出生的周令釗參與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幣
2020-04-08 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