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國錢幣上女性人物最多
2019-12-31 16:03:21 來源:
歐元上的建筑是真是假?那些出現在各國紙幣上的美麗鳥兒叫什么名字?哪個國家的紙幣上印著最多的杰出女性?……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紙幣正向我們訴說藏在它們身上的秘密。
其實,紙幣不僅是銀行與公眾交流的基本方式,也是藝術家揮毫潑墨的畫卷,是民族風情人文氣息的展現,甚至還是一部可以從錢包里掏出來的百科全書或旅行指南。
跟著錢包里的物種百科去旅行
在紙幣界有一個世界級的“奧斯卡大獎”。它由國際紙幣協會(IBNS)主辦,從2005年起,對世界各國前一年發行的紙幣進行公開評選??v觀這些年的“最美紙幣”,竟有6張來自島國。紙面上遼闊的海洋、怪異的魚群、呆萌的動物和明麗的花朵,似乎更像是藏在口袋里的物種百科,能帶領人們領略幾乎被遺忘了的邊陲風情。
▲1000元法羅克朗
人們也許記不起來,夾在挪威和冰島中間的大西洋洋面上,還有一塊丹麥自治區法羅群島的地盤,但這一張水墨畫般清新脫俗的1000元法羅克朗卻能讓人過目難忘,它在2006年世界紙幣大賽中脫穎而出,摘得頭籌。紙幣以棕紅色為底,一只巨大的紫鷸在海天交接處展翅高飛,雄勁有力的巨翅占據了2/3的畫面。得益于雕刻師的精湛工藝,使得羽毛的紋理清晰可見,細致中也頗有鯤鵬“翼若垂天之云”的磅礴之感。
除了紫鷸外,在法羅克朗的其他票面上,還有綿羊的羊角、鱈魚的尾巴、展翅的飛蛾和張牙舞爪的濱蟹……反面則印有當地水彩畫家海內森描畫的懸崖、小島和村落風光。法羅群島作為丹麥的自治區,用自己獨立的貨幣、旗幟和郵票書寫了它豐富的物產和自然的魅力。
▲西薩摩亞的20塔拉
位于南太平洋的薩摩亞群島也用美麗的紙幣喚起世人對它的記憶。薩摩亞群島有著“波利尼西亞群島的心臟”的美稱,但它不僅被日界線一刀切開,而且屬于不同的國度。東薩摩亞是美國管轄的“非自治領土”,而西薩摩亞經歷了德國和新西蘭的統治,終于在1962年獲得獨立。西薩摩亞的20塔拉以明亮的黃色博人眼球,憨態可掬的齒喙鴿站立中央,它綜合了渡渡鳥和鴿子的形象,背景并配以薩摩亞國花紅花月桃。憑借歡快獨特的設計,薩摩亞的20塔拉獲得了2009年度的“最美紙幣”。
▲百慕大2元紙幣
緊接著在2010年,百慕大2元紙幣也獲得了全世界的青睞。和東薩摩亞一樣,百慕大屬于全球17塊尚未去殖民化的“非自治領土”之一,現仍由英國管轄。百慕大元雖然在市面上流通極少,又因和美元等值而常被替代,但它夢幻般的設計能一下子捕捉到收藏家們的眼球:在藍色豎排的紙面上,一只胖胖的小鳥駐足在綠色枝頭,它擁有藍寶石色的翅膀與背脊,和紅瑪瑙色的肚子,十分惹人喜愛。
除此之外,西印度洋上科摩羅1000法郎上的腔棘魚、加勒比海上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50元上的紅頂蠟嘴鹀,5新西蘭元上的黃眼企鵝……都曾得到過世界紙幣的最高榮譽。它們不僅給原本一板一眼的紙幣帶來了獨特的靈氣,也吸引著世人去這些神秘島嶼一探究竟。
紙幣上女性人物越來越多
除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各地自然風光和珍禽奇獸外,提到紙幣上的圖案,最容易讓人聯想到各國政治人物的面孔。英國是典型的一例。從1961年開始,英鎊共發行了C至G六個序列,伊麗莎白二世從年輕優雅到端莊成熟的側顏一直占據著英鎊的正面。而背面的人物則是在英國科學、文藝、公共事業界有杰出貢獻的代表,他們幾經輪替,反映了英國社會的集體呼聲與時代變遷。
英鎊上中女性形象的匱乏一直是英格蘭輿論爭議的焦點。2018年3月1日,舊版10元英鎊正式下線,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取代生物學家達爾文,成為現在市面上唯一可使用的10元英鎊的背面人物。“圓圓的臉頰,明亮的淡褐色眼睛,棕色頭發自然卷曲,永遠帶著帽子,不論早上還是晚上。”簡·奧斯汀這幅經典的肖像畫躍然于橘黃色的塑料票面上,顯得有些活潑而浪漫。遠處的背景是她弟弟擁有的高德摩舍姆莊園,上方是《傲慢與偏見》中女主角伊麗莎白·班內特讀信的側影,在紙幣的左下角還寫著賓利先生的臺詞:“我說呀,沒有什么比閱讀更好的娛樂了。”
大名鼎鼎的簡·奧斯汀登上英鎊的歷程并不容易,這多虧了英國輿論的壓力。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2013年4月,英格蘭銀行(英國的中央銀行)宣布將發行新版5元英鎊,打算用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形象取代19世紀監獄改革家伊麗莎白·弗萊。自從印有南丁格爾女士肖像的10元英鎊停用以來,弗萊是當時現行英鎊背面人物中唯一的女性。“除女王之外,我們需要更多女性出現在英國的紙幣上。”抗議者在名為“改變”的網站上發起了呼吁,很快就有35000人響應支持。后來,英格蘭銀行不得不“請出”簡·奧斯汀來緩解了這場危機。
紙幣上的榮耀似乎歷來都屬于男性世界。據瑞典一家借貸機構的調查顯示,在全世界紙幣上,出現398位男性形象,卻只有52位女性露面。
澳元也許是全世界最能體現“男女平等”的貨幣了。每一張澳元的正反面均由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組成。10澳元的背面是一位戴著眼鏡、留著短發、嚴肅干練的女性,她是澳大利亞民族詩人與記者瑪麗·吉爾摩。而19世紀的女企業家瑪麗·萊蓓和她經營的航船和倉庫一起出現在紅色的20澳元上。黃色的50澳元上則描繪著澳大利亞史上第一位女議員艾蒂斯·科恩的形象。100澳元的正面則是悉尼女王劇院前的女高音歌唱家內莉·梅爾巴。
據美國《金錢》雜志消息,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在2020年新版10美元的紙幣上印上女性肖像。
歐元上的建筑都是虛構的
如果你想試圖回憶自己曾在歐洲哪里見過歐元上的建筑,那將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因為這些窗戶、門廊、橋梁等都是抽象的圖案而非真實的地標。它們都是由奧地利設計師羅伯特·卡利納摘取歐洲建筑圖上的“一磚一瓦”,用電腦合成而來。
1996年,歐洲貨幣機構(EMI)發起了一場歐元設計大賽,歷時7個月,羅伯特·卡利納在44件競選作品中最終勝出。
他設計了7張歐元圖案,以“歐洲的時代與風格”為主題,正面的門窗和背面的橋梁共同展現了不同時代的建筑風格。在灰色5歐元的正面,4根愛奧尼柱道出了它是古典建筑的象征;紅色的10歐元描繪著羅馬式建筑的拱頂;藍色的20歐元展現的是哥特式花窗的典型;橘色的50歐元上是兩扇文藝復興時期極其左右對稱的窗戶;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華麗繁復風格的融合體現在綠色的100歐元上;而19-20世紀鋼筋和玻璃門窗在黃色的200歐元上得以展現;紫色的500歐元則以寫字樓巨大的玻璃窗為正面圖案。因此,當人們拿著歐元漫步于歐洲各國,也許會覺得,這些建筑都似曾相識,卻又未曾與它們真正謀面。
▲200歐元以及位于鹿特丹的“歐元橋”。
據《紐約時報》報道,歐元背面的橋梁圖案才是設計師卡利納靈感的最初來源。他以“橋梁”為中心概念,象征著歐洲各國的聯結,并一起通向未來。有趣的是,這一回,歐元紙幣上這虛構的建筑要在現實中筑建。據報道,荷蘭建筑師羅賓·斯塔姆于2014年在鹿特丹南部小鎮的運河上建造這7座“歐元橋”,目前這些橋都作為人行橋供行人和自行車通行。“有些人對這些橋的第一印象很差,覺得它們丑爆了。但聽聞了這些橋背后的故事后,他們改變了觀點,覺得這很有趣。”斯塔姆說。
▲10歐元以及位于鹿特丹的“歐元橋”。
這樣“虛實”間的轉換,常常在設計師們的創作中發生。新版挪威克朗的設計也是在8家公司的角逐中產生,來自奧斯陸的斯諾赫塔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的背面圖案得到采納。他們用馬賽克般像素化的視覺語言,在虛實之間向人們展現遠處的航船、燈塔和海面的勁風。